上行下效句子(关于上行下效的句子)
怎么怎么造句
怎么的意思是:怎么一词有四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询问性质、状况等;
第二个意思是泛指性质、状况或方式;
第三个意思是虚指性质、状况或方式;
第四个意思是有一定程度,多用于否定句式。
怎么,常用来询问情状、性质、方式、原因、疑问、行动等,一般当做疑问用语。
出处南唐刘崇远的《金华子杂编》卷下:“怎么人家夫人娘子,喫得如许多饭食?”近义词有:如何 若何 何如 奈何 怎样。
反义词有:那么造句1、事实俱在,无论怎么辩解也没有用了。
2、你明明知道他不会喝酒,怎么让他喝这么多!3、事情比较复杂,怎么处理,还得斟酌一下。
4、俗话说,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也跟着仿效。
5、你没有调查研究,怎么能轻易地下结论呢?6、卖东西要货真价实,怎么可以漫天要价呢?7、这件事怎么处理,请你也参加一点儿意见。
8、说话不实,办事不牢,待人不真,别人怎么信任他。
9、她心里怎么想的,别人无法猜测。
10、他刚上任不了解情况,工作怎么干心中无数。
11、大庭广众之下,你怎么做这样的丑事。
12、我托你办的事已经好几天了,怎么还没有下文呢?13、人老了,两条腿也不怎么听使唤了。
14、作文时,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深思熟虑,想好了再动笔。
15、那个骗子的话破绽百出,你怎么能相信!16、在草原上骑马真洒脱,怎么跑都行。
17、这盘棋下到现在,看看你怎么收拾残局。
18、执法者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怎么能公正执法!19、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20、我分明看见他走过来了,怎么一转眼又不见了?。
怎么用如何造句子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
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
造句来源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_尊叶圣陶《文心雕龙》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乐华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怎么用如何造句子】内容,供您参考。
1、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两位校长在看法上有很大差距。
2、无论如何衡量,高盛都是一个家坚不可摧的公司。
3、这真是旷古奇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是不会相信的。
4、你这种得过且过的做事态度,如何能让上司信任。
5、校长的现身说法,使人更加相信遇到危急情况应当如何自救。
6、他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不知如何是好。
7、佛教源远流长,经典浩若渊海,这要看你如何去领悟。
8、如何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专家众说纷纭。
9、他们很聪明,晓得如何随机应变。
10、这边不满意,那边有意见,弄得我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了。
11、假如发生了核战争,后果如何,简直是不堪设想。
12、昆吾兄是如何能看出下面那个年头更多?请不吝赐教啊!13、不管他如何为自己辩解,他是这次事故的直接责任者,这是确凿不移的。
14、若干年后,他们还会津津乐道当年如何在雨中苦候。
15、神圣前日吩咐小人起造,如何又要拆毁?中国人民应当加倍努力,为完成自已的神圣任务而奋斗。
16、不管__如何对我绝情,我总是对她一往情深!17、不管别人的看法如何,他一想到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就不免沾沾自喜。
18、你空有鸿鹄之志,却不肯努力求学,如何能够实现呢?19、面对毁灭性打击,如何过得怡然自得?20、像他这样信口开河,将来当选后政见要如何兑现?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
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
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
”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
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
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
”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
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
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
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
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
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
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
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
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
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
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怎样用成语写个句子。
1、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2、千奇百怪:形容十分希奇古怪,亦指各种各样奇怪的事物。
3、山明水秀:形容山水秀丽,风景优美。
4、桃红柳绿:形容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5、光彩夺目:亦作光彩夺目。
形容光采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
6、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7、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
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8、奇形异状:亦作奇形怪状。
奇异的形状。
9、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
形容很快取得胜利或成就。
10、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11、日暖风和:阳光温暖,微风和煦。
形容天气晴和。
12、大街小巷:指各处街巷。
13、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14、桂子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绽放,散发浓香。
15、叶公好龙:比喻名义上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理解它或需要它,甚至害怕它。
16、奇花异卉:①希奇少见的花草。
②喻指美妙的篇章作品等。
17、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
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结。
18、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19、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
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20、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
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21、暴跳如雷:大怒得蹦跳叫喊,好象打雷一样猛烈。
22、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讲内行话。
有看不起对方费口舌的意思,也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23、亡羊补牢:羊走失后再修羊圈。
比喻出了问题及时纠正,以免再受失。
24、狐假虎威: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25、千山万水: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26、争妍斗艳:竞相比美。
27、天昏地暗:亦作“天昏地黑”。
①天地一片昏黑。
常用以形容风雪、雷雨时的自然景象。
②指天色晚。
28、古色古香:古雅的色调、意趣。
多形容书画、器物和建筑等。
29、郁郁葱葱:亦省作“郁葱”。
①气旺盛貌。
②草木苍翠盛貌。
30、天涯海角:指极远地方。
亦形容彼此相隔极远。
31、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
形容极为寒冷。
32、刻舟求剑:比喻固执拘泥,不会根据发展变化的情况处理事情。
33、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4、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却偏要拼命掩盖。
35、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企图侥幸得到意外的收获。
36、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情有毅力,为某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37、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动静就惶恐不安的人。
38、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心里有主意,有成算。
39、闻鸡起舞: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机,不懈努力。
也作鸡鸣起舞。
40、莺歌燕舞:黄莺在唱歌,燕子在飞舞,原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现也比喻大好河山。
41、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长龙。
车辆如同流水一般接连不断,马如同长龙一样首尾相接。
形容车马人流来往不绝,热闹非凡。
42、蛛丝马迹:顺着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跟着马蹄的印迹可以寻到马的方向。
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43、熊心豹胆:比喻心气壮、胆子大,多么大的危险也毫不惧怕。
44、心惊肉跳:形容十分恐惧不安。
有时表示预感有灾祸临身的恐惧心情。
45、交头接耳:头挨着头,这个人的嘴紧对着那个人的耳朵。
形容两个人靠得很近,互相低声说话。
46、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恐怕落后,比别人先动力手。
47、坐立不安:坐着站着都不安稳。
形容心情不安或烦躁的样子。
48、眉开眼笑:形容高兴的样子。
49、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
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50、千言万语:形容说的话很多。
51、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52、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
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53、百感交集:各种感想都交织在一起。
54、偏乡僻壤:荒凉偏僻的地方。
55、杏花春雨: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
56、柳暗花明:①形容绿柳成荫,繁花灿烂的景象。
②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57、海角天涯:谓偏僻遥远的地方。
58、买椟还珠:比喻舍本逐末,取舍不当。
59、杞人忧天:比喻多余的不必要的担心和顾虑。
60、六神无主: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
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61、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犹如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
62、惊惶失措:惶:害怕。
失措:举动失去常态。
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
63、张口结舌:结舌:舌头不能活动。
形容由于理屈或紧张、害怕,说不出话来。
64、爱不释手:释:放下,放开。
喜爱到不肯放手的地步。
65、面红耳赤:赤:红。
脸和耳朵都红了。
形容羞愧的样子,也形容着急或者发怒的样子。
66、咬牙切齿:形容痛恨到极点的样子。
67、蹑手蹑脚:放轻脚步走路的样子。
68、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69、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拿出本领。
70、龙腾虎跃:像龙一样飞腾,像虎一样跳跃,形容动作灵活矫健也形容奋发有为。
71、人杰地灵:谓杰出人物出生或所至之处,其地亦因而著名。
后亦谓杰出的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72、一泻千里:①形容江河水势奔腾直下。
②形容发展迅速。
③比喻文章气势奔放。
73、水天一色:水光与天色相浑。
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74、庖丁解牛:比喻技艺训练,本领高超。
75、为虎作伥:比喻给坏人做帮凶,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
76、呆若木鸡:呆得像木鸡一样。
现多用来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77、毛骨悚然:毛:毛发。
骨:脊梁骨。
悚然:害怕的样子。
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
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的恐惧感觉。
78、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的神态。
79、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
形容心神很不安定。
80、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
形容气愤到极点的样子。
81、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勤恳踏实。
82、百折不挠:指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也不畏缩、屈服。
83、九死一生: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
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84、狡兔三窟:比喻藏身地方多,便于躲避灾祸。
85、羊质虎皮:比喻外表吓人而实际无用。
86、心悦诚服:悦:高兴、愉快。
服:服气。
真心实意地服从或佩服。
87、垂涎欲滴:嘴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
形容贪馋的样子。
现也形容看到别人的好东西而想得到88、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搬用别人的言论或文辞。
现在也比喻不联系实际,生硬地接受或模仿。
89、无可奈何:奈何:如何、怎么办。
不得已,没有办法。
90、夜郎自大:比喻人无知,妄自尊大。
91、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
92、饮水思源:喝水时想起了水的来源。
比喻人不忘本。
93、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一样宽广。
形容人非常虚心,能接纳他人意见。
94、不亢不卑:既不高傲,出不自卑。
形容对人的言语或态度很有分寸。
95、嫉恶如仇:痛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敌一样。
形容有强烈的正义感。
96、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人计较。
97、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
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98、刚愎自用:愎:任性;
刚愎:强硬固执;
自用:自以为是。
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99、卧薪尝胆: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
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
如何用成语写一句话
形容不知天高地厚的诗句
韩愈的《调张籍》,原文奉上,并且我在你需要的这句话上加上了重点的标志,请你参考!调张籍朝代:唐代作者:韩愈原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形容天高地厚的诗句
1. 关于天高地厚的诗句 关于天高地厚的诗句 1. 用一首诗来形容一个人不知天高地厚 我感觉只有这一首最合适,就是韩愈的《调张籍》,原文奉上,并且我在你需要的这句话上加上了重点的标志,请你参考! 调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2. 天高地厚照样子写句子 【天高地厚】这个词一三位置含有反义词,这样的词语还有 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朝三暮四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 同床异梦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 有口无心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3. 为什么说天高地厚这个词句 天高地厚 tiān gāo dì hòu 解释: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
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出处:《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 示例:门生受恩师三番知遇,今日小小效劳,止可少答科举而已,~,未酬万一。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 语法:联合式;
作宾语;
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 故事:远古时期,传说天地开辟以前宇宙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像鸡蛋一样,盘古把这团气劈开,轻清之气上升成天,重浊之气下沉成地,逐渐形成山川河流等。
经过18000年天地仍在增高加厚,但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谁也说不清楚,只能说天高地厚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