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的成语(论语中有关教育的成语)

2023-07-01
53 阅读

关于教育孩子的词语

  关于教育孩子的词语有哪些呢?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关于教育孩子的词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孩子的词语篇一   1.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
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2. 【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比口头上的教育更为重要。

  3. 【懿言嘉行】:懿:美好;
嘉:善、美。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4. 【弦歌之音】: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5. 【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6. 【循循诱人】:犹循循善诱。

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

  7. 【有风有化】:指有教育意义。

  8. 【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9. 【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10. 【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

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11. 【不打不成器】:打:打磨,打造。

不打造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没出息。

  12. 【以法为教】:以:用;
教:教育。

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13. 【嘉言懿行】:嘉、懿:善、美。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14. 【玉不琢,不成器】:琢:雕。

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

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15. 【屡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教育孩子的词语篇二   1. 【刑期无刑】: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2. 【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3.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令:命名,引申为施教;
齐:使整齐。

指用政治道义教育部队,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伐。

  4. 【易子而教】:易:交换。

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5. 【有教无类】:类:类别。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6. 【不言之化】:化:教化。

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7. 【化及冥顽】:冥顽:愚昧。

教化普及到愚昧无知的人,使他们受到教育。

形容教化普及,世风良好。

  8. 【画荻教子】:荻:芦苇。

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9. 【不可教训】:教训:教育,教诲。

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10. 【累教不改】: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

  11. 【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
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12. 【乐育人材】:育:培育。

喜欢培育人材。

用以赞颂学校或教育工作者。

  13. 【有伤风化】:伤:妨碍、败坏;
风化:风俗教化。

败坏、损害社会的风俗和教化。

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

  14. 【相夫教子】:相:辅佐,扶助。

辅佐丈夫,教育孩子。

  15. 【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教育孩子的词语篇三   1. 【不言之教】:教:教育。

不以语言为主而进行的教育。

指以身作则起到的教育作用。

  2. 【夏雨雨人】:雨:前一个“
雨”
,名词,雨水;
后一个“
雨”
,动词,下雨。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

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3. 【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4. 【东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5.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6. 【脱骨换胎】:道教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7. 【神道设教】: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

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8. 【不教而诛】:教:教育;
诛: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9. 【渐仁摩义】:渐:浸润;
摩:磨砺。

用仁义感化教育百姓。

  10. 【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11. 【讽一劝百】: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
劝:劝告,劝戒。

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12. 【曾子杀彘】:彘:猪。

曾子杀猪。

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

  13. 【春风中坐】:像置身于春风中一样。

比喻良师的教诲。

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

  14.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15. 【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

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教育孩子的词语篇四   1. 【磨昏抉聩】:抉:撬开;
聩:糊涂。

启发教育愚昧糊涂的人。

  2.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了解这个人但从他父亲的为人就可以知道。

表示教育、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3. 【换骨脱胎】:原为道教用语。

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4. 【因材施教】:因:根据;
材:资质;
施:施加;
教: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5. 【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

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来自沂水的春风。

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6. 【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

形容母教贤明。

  7. 【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
俗:风俗习惯。

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8. 【玉琢成器】:琢:雕。

玉石只有经过雕琢,才能成器物。

比喻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有成就。

  9. 【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

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10. 【生聚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
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11. 【嘉言善行】:嘉:善、美。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12. 【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

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13.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

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14. 【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

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

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

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15. 【嘉言善状】: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同“
嘉言善行”
.。

形容教育孩子的成语

画荻教子_成语解释 【拼音】:huà dí jiào zǐ 【释义】:荻:芦苇。

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 三迁之教的故事: 【成语】: 三迁之教 【拼音】: sān qiān zhī jiào 【解释】: 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成语故事】:   孟子名珂,是我国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孟母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出滨、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

于是,孟子经常模仿队伍中吹鼓手和妇女哭哭啼啼的样子,还不时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把戏,在地上挖一个坑,把朽木或腐草当作死人埋下去。

孟母对儿子这样玩耍很生气,认为没有出息,不利于他读书,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城里没有墓地,孟子再也没有玩埋死人游戏的环境了。

于是孟母要儿子熟读《论语》,像孔子那样做人。

开始,孟子还能静下心来读书,但日子久了,他的心思又定不下来。

原来他家处于闹市,打铁声、杀猪声、喊卖声终日不断,听着听着,他就读不下去了。

接着,他又和小伙伴玩起了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觉得在这个地方居住,确实很难集中心思读书,便再次搬迁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居住。

  学宫那里的环境果然不一样,经常书声琅琅,一派读书气氛,孟子果然安下心来读书。

有时,他还向学宫里张望,观看里面的学生是怎样读书,又是怎样跟随老师演习周礼(即周代传下来的有关祭祀、朝神等的礼仪)的,回到家里,竞也模仿起来。

  一天,孟母发现儿子在磕头跪拜,以为他又在玩埋死人的把戏了,不禁板起了脸。

听儿子说是在演习周礼,顿时眉开眼笑。

不久,她将孟子送进了学宫,系统地学习《诗经》、《尚书》,长进很快。

后来。

孟子终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名儒。

悬梁刺股_成语解释 【拼音】:xuán liáng cì gǔ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例句】: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清·李渔《比目鱼·赠行》 闻鸡起舞_成语解释 【拼音】:wén jī qǐ wǔ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 【例句】:岳飞从小立下报国志向;
~;
苦练武艺;
终于成为一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父严子孝_成语解释 【拼音】:fù yán zǐ xiào 【释义】: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 有风有化_成语解释 【拼音】:yǒu fēng yǒu huà 【释义】:指有教育意义。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 。

与教育有关的四字成语

诲人不倦、耳提面命、循循善诱、教导有方、汗牛充栋等。

一、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而言又做到了哪些呢?二、耳提面命 [ ěr tí miàn mìng ]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译文: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三、循循善诱 [ xún xún shàn yòu ]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
善:善于;
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译文:夫子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四、教导有方 [ jiào dǎo yǒu fāng ] 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五、汗牛充栋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

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充:装满。

栋:房屋。

出处: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卷九·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译文: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

教字四字成语

1. 教字成语大全集 因材施教、 谆谆教导、 孺子可教、 三教九流、 不吝赐教、 教导有方、 言传身教、 屡教不改、 有教无类、 宰鸡教猴、 明教不变、 以法为教、 教学相长、 明刑弼教、 大教无痕、 杀彘教子、 废教弃制、 反面教员、 三教一体、 三迁之教、 画荻教子、 教亦多术、 明耻教战、 名教罪人、 2. 大家教我四字词语 1、表示高兴的四字词语: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喜形于色、喜不自胜。

不知道你要的是人物的什么,所以都找了点。

2.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大腹便便,膀大腰园、披头散发、虎背熊腰、衣冠楚楚、相貌堂堂。

(1) 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 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2)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晴。

(3)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举棋不定,忐忑不安、心急如焚、七上八下、六神无主、心神不定。

(4)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3.表示刻苦学习的四字词语:穿壁引光、刺股读书、冬寒抱冰,夏热握火、钝学累功、顿学累功、攻苦食淡、攻苦食俭、刮摩淬励、积雪囊萤、坚苦卓绝。

3. 教节的四字成语 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鞠躬尽瘁 耳提面命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良师益友 言传身教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桃李满天下 呕心沥血 披星戴月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师道尊严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 良师益友 良师诤友 百世之师 诲人不倦 4. 以教打头的四字成语 教条主义 jiào tiáo zhǔ yì 【解释】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教猱升木 jiāo náo shēng mù 【解释】猱:猴子的一种。

教猴子爬树。

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教亦多术 jiào yì duō shù 【解释】教:教诲;
术:方法。

教诲人有多种方法。

教无常师 jiào wú cháng shī 【解释】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教导有方 jiào dǎo yǒu fāng 【解释】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教学相长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解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教一识百 jiāo yī shí bǎi 【解释】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关于教育的词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语出《管子.权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喻培养人才很不容易.一树百获:语出《管子.权修》. 树:种植。

种一次收获一百次。

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桃李满天下:语出《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身教重于言教:语出《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用自身的行动来教育人比用语言来教育人更重要。

耳提面命: 语出《诗经.大雅》.不但面对面教导他,还提着他的耳朵叮嘱他,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口讲指画: 语出韩愈《柳子厚墓志铭》.用手势辅助讲授,形容讲授生动的样子。

有教无类: 语出《论语.卫灵公》.指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诲人不倦: 语出《论语.述而》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因材施教: 语出《论语.雍也》指针对学习者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因势利导: 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指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而加以引导、教育。

循循善诱: 语出《论语.子罕》。

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多形容教育得法。

教学相长: 语出《礼记.学记》。

指教和学双方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多指都是和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关于教育孩子的成语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

教育孩子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成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孩子的成语篇一   1. 春风风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

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2.   屡教不改屡:多次,一次又一次;
教:教育。

经过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3.   比屋可封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

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

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4.   不教而杀教:教育;
杀: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5.   不教而诛教:教育;
诛: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6.   不可教训教训:教育,教诲。

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7.   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8.   东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9.   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

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10.   画荻教子荻:芦苇。

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11.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12.   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13.   累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14.   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15.   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16.   生聚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
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17.   神道设教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

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18.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

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19.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
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20.   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

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教育孩子的成语篇二   1.   夏雨雨人雨:前一个“
雨”
,名词,雨水;
后一个“
雨”
,动词,下雨。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

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2.   玉不琢,不成器琢:雕。

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

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3.   有伤风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指男女关系方面)。

  4.   有教无类类:类别。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5.   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

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熏陶。

  6.   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
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7.   三迁之教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
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
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后人用“
孟母三迁”
、“
三迁之教”
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8.   刑期无刑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9.   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

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来自沂水的春风。

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10.   易子而教易:交换。

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11.   因材施教因:根据;
材:资质;
施:施加;
教: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2.   有风有化谓有教育意义。

  13.   换骨脱胎〖解释〗原为道教用语。

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14.   教导有方〖解释〗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15.   洒扫应对〖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

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16.   以法为教〖解释〗以:用;
教:教育。

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17.   安详恭敬安静、细心、谦恭、敬重,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   18. 一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19.   二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

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20.   三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教育孩子的成语篇三   1.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2.   不言之化:化:教化。

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3.   六夏雨雨人:雨:前一个“
雨”
,名词,雨水;
后一个“
雨”
,动词,下雨。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

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4.   七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

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5.   八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
俗:风俗习惯。

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6.   九磨昏抉聩:抉:撬开;
聩:糊涂。

启发教育愚昧糊涂的人。

  7.   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
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8.   一不言之教:教:教育。

不以语言为主而进行的教育。

指以身作则起到的教育作用。

  9.   二累教不改: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

  10.   三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11.   懿言嘉行:懿:美好;
嘉:善美。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12.   脱骨换胎:道教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13.   六曾子杀彘:彘:猪。

曾子杀猪。

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

  14.   七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15.   八生聚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
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16.   九有教无类:类:类别。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17.   二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

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

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

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18.   二一化及冥顽:冥顽:愚昧。

教化普及到愚昧无知的人,使他们受到教育。

形容教化普及,世风良好。

  19.   二二相夫教子:相:辅佐,扶助。

辅佐丈夫,教育孩子。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