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简介(杜甫草堂简介历史故事)
杜甫草堂名字的来历?
杜甫草堂由杜甫自称得来。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
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
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
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馆,2006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
今日草堂,古朴典雅,规模宏伟,占地300多亩。
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纪念性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幽深宁静。
廨堂之间,回廊环绕,别有情趣。
祠前东穿花径,西凭水槛,祠后点缀亭、台、池、榭,又是一番风光。
园内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兰园、茂密如云的翠竹苍松。
整座祠宇即有诗情,又富画意,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著名园林。
文物价值2008年6月30日,四川省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仪式在成都举行。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等五家文博单位同获此殊荣。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
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成都杜甫草堂因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
杜甫草堂在哪里?
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在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
携家带口由陇右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第二年春天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
唐末时期,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弘治十三年和嘉庆十六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
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杜甫草堂博物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首批GJ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
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成都
1、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
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少陵草堂”碑亭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纪念性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幽深宁静。
3、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在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
携家带口由陇右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第二年春天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
唐末时期,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弘治十三年和嘉庆十六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
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杜甫草堂博物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首批GJ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
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成都
1、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
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少陵草堂”碑亭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纪念性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幽深宁静。
3、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