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烈士事迹,爱国烈士事迹简短

2023-07-09
29 阅读

关于革命烈士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篇一】革命烈士的爱国小故事: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

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

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

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

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
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篇二】革命烈士的爱国小故事:马立训  马立训是八路军的爆破英雄。

抗日战争中,他共参加40余次战斗,完成爆破突击任务20余次。

他苦练杀敌本领,不断革新爆破技术,采用偷爆、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伪军500余人,被誉为“爆破大王”。

  马立训,1920年生,山东淄川人,家境贫寒,12岁就到煤窑当小苦工,不久被招募入国*党军当兵。

1940年4月被解放,参加了八路军。

在革命队伍里,迅速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战士、班长、排长。

他作战勇敢,机智顽强,屡立战功。

1941年春,他协助战友炸毁莱芜吴家洼据点,炸死*30余人。

1942年7月,在攻打岳家村日伪军据点战斗中,他和战友总结爆破经验,利用军毯扎成炸药包,用手榴。

关于革命烈士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1、黄继光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

战斗中,两位战友阵亡,黄继光身上也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

机枪声把他惊醒,他顽强地爬到枪口旁边,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2、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动乱,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3、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

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

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六位经典英烈之一。

1950年,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

4、帅长根,原泰州市东郊乡黄泥庄人,生前为安徽省军区独立第六团运输排战士。

1976年4月27日,在执行任务途中,为保护战友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力挽惊马、英勇献身。

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并受安徽省军区追记一等功。

5、邱少云。

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着了棉衣。

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

反击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献身精神鼓舞下,当晚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

爱国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爱国英雄的故事比如邱少云、董存瑞、王二小等人的故事。

1、爱国英雄故事:邱少云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他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

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

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

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

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

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

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

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

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

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2、爱国英雄故事:王二小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

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

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

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3、爱国英雄故事:董存瑞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

后任某部六班班长。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毅然决定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大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这是电影里说的话,原话已经无从证实了)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此时,他年仅19岁。

关于爱国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有哪些?

1、屈原,伟大的爱国大夫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三闾大夫屈原自沉汨罗江。

一个伟大的爱国大夫用自己的生命践行自己的爱国誓言。

楚怀王在位初期,非常信任屈原。

在屈原的穿梭下,楚国联合齐、韩、赵、魏等国,共同组成抗秦联盟,而且楚怀王做了盟主。

这是楚国历史上难得的荣耀时刻。

可是不久之后,楚怀王便不再信任屈原了,屈原苦心经营的抗秦联盟也瓦解了。

没了屈原,没了抗秦联盟,楚国失去了对抗秦国的资本。

楚怀王最终被秦国囚禁而死。

新上任的楚倾襄王仍然宠幸郑袖等奸佞。

在他们的煽动下,屈原被贬到江南,不准回郢都。

屈原本想一走了之,结果到了边境,他又改变了主意,自己是楚国人,死也要死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

他眼睁睁地看着祖国一步步走向灭亡,却束手无策,无奈只好自沉汨罗江。

2、苏武,不屈的爱国使节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匈奴出使西域。

苏武带着汉朝送给匈奴单于的大批礼物,以及汉武帝赐给他的荆节远赴茫茫大漠。

谁都没想到这一去就是19年。

就当苏武完成使命,准备回国的时候,匈奴内部突然发生了叛乱,而且苏武的随从还参与到了叛乱之中。

就这样苏武被匈奴单于扣留了。

苏武死活不肯投降,匈奴单于便将他关到一个阴冷的地窖里。

当时正是寒冷的隆冬时节,外面飘着鹅毛大雪。

苏武渴了就抓一把雪吃,饿了就啃身上的羊皮。

即使如此他也拒不投降。

匈奴单于无奈,只好将他流放到北海边。

这次流放长达19年之久。

回国时,苏武已经由当初那个高大挺拔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饱受折磨的老头了。

3、岳飞,执着的爱国将军公元1127年,金兵一路南下,攻入北宋的东京汴梁,俘虏了徽、钦二帝,这是岳飞一生的痛。

他无数次梦想能够一雪靖康之耻,然而新皇帝的宋高宗赵构可不这么想。

赵构刚在临安登基时,岳飞便上书,要求收复失地。

宋高宗一怒之下将他免职。

1129年,金将兀术率军南下,势如破竹。

刚刚在临安做了皇帝的赵构连忙逃亡海上。

宋朝的那些将军们更是溃不成军,这时是岳飞苦撑危局,连战连捷,收复了建康,止住了金人南下的步伐。

宋高宗见无人可用,只好任命这位一心想着北伐的将军为节度使,对抗金兵的入侵。

岳飞一次次北伐,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北方还有大片的国土没有收复。

公元1140年,是岳飞北伐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他在朱仙镇大破金兀术,距离开封仅仅45里。

无奈宋高宗一连发来十二道金牌,让他撤军。

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4、文天祥,英勇的爱国丞相1275年,身为赣州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书生点兵,进京勤王。

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挺身而出,出任右丞相苦撑危局。

他不怕牺牲,毅然领命,前往元营议和。

他不畏艰险,几次率兵抗元。

可最终他还是被俘了。

元将张弘范让他写信劝降张世杰,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南宋亡国之君亲自前来劝降,他北跪于地,痛哭流涕,说了四个字:“圣驾请回!”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他说:“我是大宋丞相,国家亡了,只求速死。

”最终,文天祥南面跪拜而死,那年他47岁。

5、邓世昌,壮烈的爱国管带1887年,38岁的邓世昌率远赴英国接回致远舰,并出任致远舰管带也就是舰长。

当年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身为远东第一舰队中的一员,而且还是北洋水师最为先进的致远舰的管带。

可惜不久之后,这一切都化为了悲壮。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邓世昌驾驶着伤痕累累的致远舰,冲向吉野舰。

可惜吉野舰在逃跑时,发射了一枚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管,导致管内鱼雷爆炸。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