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简介英文,肖邦简介英文版
用英语写肖邦(80词)
八年级下册英语介绍肖邦生平的总结
肖邦的生平这个最全了弗利得利克·肖邦(110一1)生于华沙的近郊热里亚佐瓦·沃利亚。
他的父亲尼古拉·肖邦原是法国人,后迁波兰,曾参加过1年波兰民族英雄柯秋什科(1—11)领导的反抗侵略者的起义。
起义失败后流落华沙,靠教学等工作度日。
后来,他又在家中开设了一所寄宿学校。
从此,他就不再参与政事,只求平安地生活下去。
但是,他和华沙的文化界人士保持有较密切的来往,这对小肖邦的思想成长是有影响的。
肖邦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
七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
八岁时,他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演奏。
从此,肖邦就以钢琴演奏"
神童"
的身分,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
1年,前来华沙参加波兰议会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出席了肖邦的一次演奏会,还赐给了肖邦一枚钻石戒指。
肖邦童年、少年时代的这些经历,和他此后的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肖邦在少年时代,还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
1年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
这些年里,肖郑经常去乡间度假。
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
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十八末至十九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
1、1、1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对弱小的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
他们瓜分波兰的领土,奴役波兰的人民,还想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以使他们能长久地统治下去。
可是,正如一首波兰爱国歌曲所唱的:"
波兰不会灭亡!"
波兰人民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爱国斗争。
十九上半叶波兰进步的、民族的浪漫主义文艺,对这个斗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时,波兰涌现出一批爱国的思想家和文艺家。
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热爱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内容,要有丰富的情感色彩。
这些思想对肖邦有着深远的影响。
肖邦的朋友、波兰诗人维特维茨基在给肖邦的信中写道:"
你只要经常记着,民族性,民族性,最后还是民族性......正象波兰有祖国的大自然一样,也有祖国的旋律。
高山、森林、河流、草地都有自己内在的、祖国的音响,虽然并不是每一颗心都能听到它的声音。
"
他一再嘱咐肖邦,要"
为了人民,通过人民!"
肖邦的老师埃尔纳也对肖邦说:"
你是天才,为人民而写作吧,要写得有通俗性、民族性。
"
这一切,给肖邦以后的思想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
它不仅打击了欧洲反动"
神圣同盟"
的封建统治,也对欧洲各国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这时,波兰的爱国力量又重新振奋起来,秘密的爱国组织也活跃起来。
他们不顾反动当局的逮捕、镇压,酝酿着新的起义。
正是在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敦促着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
为此,肖邦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爱国心使他想留下;
事业心又使他想离去。
他写道:"
我还在这里,我不能决定启程的日子。
我觉得,我离开华沙就永远不会再回到故乡了。
我深信,我要和故乡永别。
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么可悲的事!"
离别的痛苦、永别的预感折磨着他,但是,亲友们的勉励、嘱咐和期望又鼓舞着他,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国外用艺术来歌颂祖国和自己的民族,为此他又感到激动。
他写道:"
我愿意唱出一切为愤怒的、奔放的情感所激发的声音,使我的作品(至少一部分)能作为约翰(指十七的波兰围王约翰三世索比埃基。
他曾击败了土耳其侵略者,收复了祖国的疆土,并将土耳其人逐出维也纳和匈牙利,名震欧洲。
)的部队所唱的战歌。
战歌已绝响,但它们的回声仍将荡漾在多瑙河两岸。
"
10年11月日,萧瑟的寒风增添了华沙的秋意,更增添了离别时的痛苦。
送别的友人以这样的话语叮咛着即将离去的肖邦:"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流浪,愿你永不将祖国遗忘,绝不停止对祖国的热爱,以一颗温暖、忠诚的心脏。
"
肖邦接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在异邦伴随着他。
更使肖邦感动的是,当亲友送行到华沙郊外——肖邦的出生地沃利亚时,他的老师埃尔纳和华沙音乐学院的一些同学们,竟已等候在那里,并演唱了埃尔纳特地为送别肖邦写的一首合唱曲:"
你的才能从我们的国土中生长,愿它到处充分发扬,......通过你乐艺的音响,通过我们的玛祖别克、克拉可维亚克(波兰民间舞曲)显示你祖国的荣光。
"
这样的送别场面,这样激动人心的词句,使肖邦百感交集,在登上旅途时不禁失声痛哭。
肖邦离国几周以后,华沙就爆发了起义,并获得了成功。
据说肖邦听到华沙起义的消息时,心情无比激动,曾拟回国,是他的挚友梯图士苦功他不要回去。
当梯图士出发回国参加起义后,肖曾雇了一辆驿车追赶,准备和他一起回国,结果因未能赶上而返回维也纳。
这时,肖郑在给华沙的友人马图申基的信中写道:"
为什么我不能相你们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当一名鼓手!!!"
10年11月的华沙起义,一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赶跑了俄国侵略军,建立了波兰自己的政权。
波兰人民的这一英雄业绩,震撼了整个欧洲,是欧洲革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可是,在取得胜利后不到一年,就由于波兰大贵族的背叛,使起义的成果被断送。
俄国侵略军又重新攻陷了华沙,华沙起义被镇压下去了。
又是在一个寒风萧瑟的日子,肖邦在去巴黎的旅途中,听到了华沙重新陷落的消息。
这时,他义愤填膺、悲痛欲绝。
在写给梯图士的信中,他表示了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
......啊,上帝啊,你是存在的!存在而不给他们应!你不管莫科佬的罪行,或者,或者你自己就是莫科佬!我可怜的父亲!我高尚的父亲,可能他在挨饿,他也没有给母亲买面包!妹妹也许遭受放的莫科败类的狂暴蹂躏!帕凯维奇(帕凯维奇是攻陷华沙的俄国统帅。
),这条莫墓列夫的母狗,领了欧洲那些头等君主国的驻节地!?莫科佬将成为世界的统洽者?......啊!为什么我连一个莫科佬都不能杀啊!"
尽管肖邦的父亲一再劝告他不要抛弃俄国"
国籍"
(当时俄国统治下的波兰居民均属"
俄国籍"
),可是肖邦在维也纳始终不去把他的俄国护照延期,而甘愿放弃"
俄国籍"
,当一名"
无国籍"
的波兰流亡者。
同时,肖邦在维也纳也没有动用俄国领华沙的反动头子康坦丁大公写给俄国驻维也纳大使的介绍信,从此和俄国统治者彻底划清了界限。
以华沙起义为标志的波兰民族独立运动,好比是一所爱国主义的大学校,造就了无数波兰的民族战士,也哺育了一批波兰的民族艾艺家。
刚离开华沙时,二十岁的肖邦还相当幼稚,可是,华沙起义以后的.二十一岁的肖邦,已被祖国的灾难磨练得坚强起来了。
他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也变得更强烈了。
11年肖邦到达巴黎的时候,法国正处于君主立宪的"
七月王朝"
时期,王朝代表的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金统治着社会的一切。
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巴黎,尽管在文化艺术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成为全欧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可是,正如肖邦在巴黎时所说的:"
这里有最辉煌的奢侈。
有最下等的卑污,有最伟大的慈悲、有最大的罪恶;
每一个行动和言语都和花柳有关;
喊声、叫嚣、隆隆声和污秽多到不可想象的程度,使你在这个天堂里成为茫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谁也不过问一个人是怎样生活的......"
为了在巴黎站稳脚跟,肖邦和上层社会的人士交往。
环境决定了他"
非生活在这个圈子里不可。
"
1年初,肖邦在给多·泽瓦诺夫基的信中写道:"
我已经进入最上层的社会,与大使、公爵、部长交往,......因为据说高尚的趣味是从这里出发的;
假如有人在英国或奥地利大使馆听过你,你马上就有更大的才能了;
假使沃德蒙公爵夫人庇沪你,你马上就弹奏得更好。
"
由此可见,肖邦在巴黎尽管假快打开了局面、获得了成功,但他是不满意的。
上层社会的奢华和虚假,无法安慰一位满怀亡国之恨的流亡者那痛苦的心灵。
1年底,他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的优美艺术部长:"
一个不能再忍受祖国的悲惨命运而来到巴黎已将近一年的波兰人——这是我向阁下作自我介绍所能使用的全部头衔——恭顺地向您请求把音乐学院大厅供他一月二十日举行音乐会用......"
。
这封信清楚地表明了肖邦在巴黎的身分和他的心情。
和上层人物交往,日益使他感受到"
假发所掩盖的是巨大的空虚。
"
唯有和波兰侨胞在一起,他才感到亲切。
他热情无私地帮助流亡的波兰同胞,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交谈、回忆,并为他们不知疲倦地演奏。
1年,被称为"
波兰的帕尼尼"
(帕尼尼是当时意大利最出的小提琴家,名扬全欧。
)的小提琴家里平基要来巴黎演出时,肖邦积极地为他进行筹备,唯一的要求是要他为波兰侨民开一场音乐会。
最初里平基表示同意,后来却又拒绝了,因为他不久要去俄国演出,如果他在巴黎为波兰侨民演奏,会引起俄国人的反感。
这佯的"
理由"
激怒了肖邦,他愤然断绝了与里平基的友谊。
1年,俄国驻法大使以沙皇宫庭的名义拉拢肖邦,要他接受"
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
的职位和称号,并表示这是由于肖邦并未参加10年的华沙起义。
肖邦断然加以拒绝,并义正词产地答复道:"
虽然我没有参加10年的革命,因为当时我还太年轻,但是我的心是同那些革命者在一起的。
"
这坚定的回答、傲岸的蔑视,给了北方的暴君一记响亮的耳光。
从这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肖邦没有辜负亲友和老师的期望和嘱咐,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忠于祖国的心。
嗯 顺便提一下 我现在学的ABC天卞英语中心的外教才和我提过,其实想将英语学好应该是不费力地!绝对要拥有一个适合的研习情境跟熟练口语对象 老师水平是关键,发音纯正才是最好 坚持经常口语练习 一对一家教式教学才能有很.好.的进步幅度~课后还要重复温习课程录音音频 帮助加强记忆~如果真的无对象可练习 只能去听力室或沪江获取课后材料研习,多用耳听、眼观、嘴动、脑想,一下子口语能力会提高起来,学习成长会非常达成目标的~肖邦很快在巴黎成名了。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和钢琴教学,赢得了人们高度的尊重。
在巴黎,"
娱乐变成了放荡,这里金子.龌龊和血腥是混在一起的"
。
尽管肖邦对巴黎的上层社会有所反感,但他的活动大多局限于上层的沙龙,加上他自己也逐渐地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这对他的思想意识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局制,使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改革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这和他历来与不少波兰贵族及其子弟关系较密切也有联系。
11年华沙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的波兰人有几千名,其中三分之二在法国,大多是出身贵族的知识分子。
这些人从政治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保守派和民主派。
保守派倾向于君主立宪制,而并不热心于社会改革;
民主派则主张立即解放农民,反对专制制度。
对于在巴黎的波兰民主派人士,肖邦一个也不认识。
从思想观点上看,肖邦更多地倾同于保守派。
所以,对于10年和1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肖邦表现得相当冷淡。
这些都不能不说是阶级局限性在肖邦身上的反映。
肖邦从此一直定居在巴黎,只偶尔去外地旅行。
1年,他曾去德国的卡尔士巴德与父母短暂地相会过一次。
同年在德累顿认识了波兰贵族沃德津基的女儿玛丽亚,和她发生了恋爱。
次年,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肖邦不是贵族,只是"
一个音乐家"
,不门当户对,而遭到玛利亚父亲的拒绝。
1年底,肖邦认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约一年后,他们就同居了,一直到1年才决裂分手。
肖邦经常和聚集在巴黎的各国著名的文艺家交往,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德国诗人海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特,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等。
这些文艺家们尽管各人的风、个性往往不一致,但他们彼此的交往,使互相间在思想和创作上有所启发,这对肖邦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慰籍。
可是,肖邦后半生在巴黎度过的岁月,仍然充满难以排遣的孤寂感。
他乡作客、举目无亲的感受,始终使他悲郁不已。
从三十年代中起,肖邦经常患病,身体相当衰弱。
举行公开的音乐会,尽管可以带来金和荣誉,肖邦却并不喜欢。
他最大的愉快还是和波兰同胞在一起。
他说:"
就象不能拒绝给病人服药一样,我从不拒绝给密茨凯维文和诺尔维德弹琴,无论他们当中哪一个人来,我都会坐下来弹琴,有时始终连一句话也不说。
我的音乐不止一次引起他们流泪,这眼泪难道不是民族艺术家最高的十字架(意即酬)吗?"
11年,肖邦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
我们是否仍然会回祖国呢?!或者是完全了?!我并不替密茨凯维文和索邦基担心——这是一些坚强的脑袋,这些脑袋再经过几次流亡侨居的生活也不会失去理智和力量。
"
从这些话中间可以看出肖邦作为一个"
自愿的政治流亡者"
在异国的苦楚。
但是,他宁愿蒙受这苦楚,也不情愿回波兰去当异族统治下的"
顺民"
。
1年,他应邀去英国和苏兰访问演出,尽管受到热烈欢迎,但他非常反感"
英国人评介什么都用英磅,他们喜欢艺术只是因为它是奢多品。
"
他在英国时这样写道:"
在我心里,已经什么也不想做了,......我的心里觉得忧愁,可是我麻醉自己,......我感得到一种沉闷的苦痛,......我早已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快乐了。
我根本什么也感觉不到,我简直只象植物一祥地活着,耐性地等待着自己的完结。
"
肖邦的最后几年就这样完成了他个人悲剧的终结。
可是,对于祖国,对于未来的祖国复兴,肖邦始终念念不忘。
1年波兰爆发了克拉科夫起义,失败后,加里西亚又发生了农民起义。
这些事件曾激起肖邦的热情,他在信中欢呼道:"
克拉科夫的事情进行得极好"
;
"
加里西亚的农民给沃伦和波多尔农民做出了榜样;
可怕的事情是不能避免的,但到最后,波兰将是一个强盛、美好的波兰,总之,波兰。
"
1年月,波兹南公国起义,月即遭到普鲁士的镇压。
肖邦对此也表示了极大的惋惜:"
我......知道了关于波兹南公国全部可怕的消息。
除了不幸,就是不幸。
我已经万念俱灰了。
"
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对祖国未来的热情憧憬,体现了肖邦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热爱。
正是这热爱使肖邦说出了他的遗愿:"
我知道,帕凯维奇决不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那末,至少把我的心脏运回去吧。
"
1年,肖邦逝世后,他的遗体按他的嘱咐埋在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紧靠着他最敬爱的作曲家见利尼的墓旁。
那只从华沙带来的银杯中的祖国泥土,被撒在他的墓地上。
肖邦的心脏则运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国,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肖邦的创作肖邦的创作肖邦的创作和他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思想、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肖邦的创作生涯延续了三十余年(11—1),可分为两大时期:(1)华沙时期(10年前);
()巴黎时期(11—1)。
肖邦在华沙度过的二十个年头,总的说来,是愉快、开朗的。
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情绪的基调是乐观的,但思想深度却是有限的。
尽管在这一时期内,肖邦已写下了两首钢琴协奏曲、一些练习曲以及一些玛祖卡舞曲等优秀的作品,但是,华沙时期的作品毕竟不可能超越一个尚未经历生活风霜的考验、不满二十岁的青年人的思想局限。
清新、明快固然是肖邦华沙时期大多数作品的基调,但从有些作品中。
也可以看出过于华丽,甚至纤弱矫饰的特点,看出受当时欧洲沙龙乐风以及波兰贵族气息影响的痕迹。
1年,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就曾写信说:"
大家说这里的贵族喜欢我。
"
但是,肖邦的早期创作中极其可贵的一点是:很早已显示出波兰的民族特色。
各种民间舞蹈的体裁、节奏,以及风俗生活的意境、情致,使他的作品非常生动、感人。
如d小调波兰舞曲(Op.1Nrl)以及a小调玛祖卡舞曲(Op.1Nr,《小犹太》)等。
肖邦一生中写的第一首作品是波兰舞曲(11),写的最后一首作品是富有波兰民间色彩的玛祖卡舞曲(1年)。
这象征着肖邦的一生是一个波兰民族作曲家的一生,是和波兰人民、波兰土壤息息相连的一生。
肖邦很少直接采用民歌旋律作曲,而是按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性、音调,自己去进行创造。
他的音乐既具有强烈的波兰风,也富有个人独创的特性;
既与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是经过精心加工和艺术提高的。
10年至11年华沙起义的成功、失败,不仅决定了肖邦一生中的重大转变,促使肖邦的思想走同成熟,并且也是他创作前期与后期的分水岭,这前后的区别显得如此巨大,甚至仿佛判若二人。
从此,肖邦的作品的思想性更高了,情感更深刻了,气势更宏大了。
他的作品从具有抒情音诗的特点演变为具有民族史诗式的特点。
在华沙起义直接影响下产生的c小调练习曲、a小调及d小调前奏曲标志着这一骤变的发生。
在巴黎续写成的第一谐谑曲、第一叙事曲等宏伟的史诗性乐曲,也充分显示整个风的变化。
肖邦在巴黎的创作很快进入了成熟期。
此后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范畴,一个与祖国兴亡或个人对祖国的缅怀、思念、憧憬有联系,一个则更多反映肖邦在巴黎的生活感受和情致。
从乐曲的风来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宏伟的、富有戏剧性;
一类是充满诗意的、抒情的。
不少资产阶级的评论家只看到或只强调肖邦抒情、细腻的一面,甚至把肖邦称作"
沙龙作曲家"
、"
病室作曲家"
,这是一种歪曲。
肖邦尽管身体虚弱,钢琴演奏以细腻、含蓄著称,但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感天地之广阔、宏大,确实只有一位民族战士才能具有的。
正是时代的激流、民族的悲剧和生活的冲突,使肖邦的作品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气势。
但这宏大并不妨碍肖邦音乐的细腻,强烈的戏剧性和优美的抒情性,在他的作品中是对立而统一的。
例如升c小调夜曲(Op.Nrl)强烈的中段和宁静的首尾段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叙事曲中反复交替出现音乐形象截然不同的两段。
而这些对比完全受内容表现所决定的,是有机整体发展,演奏的结果,而绝不是纯形式地为对比而对比。
肖邦最后几年的创作中,虽然也还有个别作品具有昂扬的情绪,如《幻想波兰舞曲》(0p.1),但更多的却具有一种仿佛与世无争的情绪。
这在他以往的创作中是少有的,不能不说这是生活意志衰退、悲观情绪有所滋长的结果。
从数量上说,最后几年的作品写得很少,这和肖邦当时的体力衰弱、心情忧郁有关。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
尽管他的老师埃尔纳等曾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是肖邦很清楚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始终局限于钢琴创作。
创作范围的局限丝毫不影响尚邦作为作曲家的伟大。
他在钢琴音乐的领域内,不仅写下了大量出的作品,并且对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他的作品继承、发扬了欧洲十八、十九初古典音乐的传统,大大地丰富了欧洲十九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天地,并对十九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继续发展、各民族乐派的兴起,以及此后整个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包括十九、二十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等),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声色彩丰富而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并常与波兰民间音乐、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在形式体裁上也是多样的,同样具有高度创造性。
学好英语方法_如何将英语学好_英语如何学好?
1.坚持“多说”、“多听”、“多读”、“多写”.英语学习作为一门语言技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和练习任何人是可以掌握的。
一般地说,英语学习的原则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最重要的是坚持,只要能下定决心,坚持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学习英语,战胜自我最后肯定会有收获的。
2.注意方法,循序渐进决心下定,还注意学习方法,有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不同的学习目的,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但是学习英语一定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也就是说,发音要正确、基本词汇要掌握牢、基本句式要熟练、基本语法要会用。
(1)要过好语音关。
把每一个音标发正确,注意改正有问题的音素,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尽早地掌握国际音标,并尽量的掌握一些读音规则,尽快地能利用读音规则来拼单词,掌握读音规则对单词的记忆和拼写非常有用。
(2)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
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英语词汇是一难关,学习单词要从单词的形、音、义这三方面去掌握,要注意单词的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用法,要学会一些构词法的知识,来扩展词汇量。
学习单词要在语言材料中去学,要结合词组,通过句子,阅读文章来活记单词,死记的单词是记不牢的。
坚持在读、说前,先反复听,听的时候反应单词、句子的意思和节奏,想一下单词的拼法、句子结构。
并要同学习语法规则有机结合起来进行。
(3)掌握好基本语法。
语法在学习英语中也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把握住英语的基本规律,通过例句或语言现象把死的语法规则要记住,活的规则要通过做大量的练习掌握。
总之学习英语要通过听、说、读、写、译来进行操练,不但要注意数量,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质量,尤其是基本知识要掌握的准确,熟练。
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做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3.提前预习,有的放矢作为学生,在每次上课前,都要对要学的课文提前预习。
首先在音标的帮助下试着拼读单词,也可以借助配套磁带反复听,对比一下,把握不准的要标出来,注意上课老师的发音,还要记一下单词的汉语意思和词性。
借助课文的注释或辅导材料,预习一遍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师讲课时注意听这些地方。
总之,预习的目的是熟悉要学的内容,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带着问题听课,做到有的放矢。
4.认真听课,积极配合上课要专心听讲、作好笔记、认真操练、积极思考。
预习时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讲到的,要向老师提出,把问题搞清楚,老师讲授的问题,先注意听,下课后整理一下笔记,反复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抓住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和考点。
总之,上课时要做到耳听、眼观、嘴动、脑想,调动起多个感官来。
5.完成作业,找出问题学完每一课,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做作业时一定不要看参考书上题的答案,做完后再对答案,对于作业中所出现的不明白的问题,应该记下来,等下次上课时提出来。
做作业是英语学习的很重要的环节,它是消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一定要认真完成规定的作业,笔头作业要动一动笔,口头作业要动一动嘴,提高听力要练一练耳,课文在听和读的基础上,最好背诵某些精彩段落。
总之,要做大量的练习,英语是练出来的, 一定不要偷懒。
6.及时复习,巩固知识学会了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遗忘,但学语言有遗忘现象是正常的。
更不必因为有遗忘现象而影响自己学好英语的信心与决心。
问题在于怎样来减轻遗忘的程度。
善于类比,总结知识,把新学的知识同过去学的有关的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和联系。
建立错误档案记录,加深印象,以避免再反同样错误。
我们大部分知识和技能是靠重复获得的,及时复习对于记忆非常必要,学英语就是要坚持天天不断的练,不断地重复基本句型,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法等。
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同遗忘做斗争的过程。
总而言之,只要你能做到下定决心学,注意学习方法,把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及时复习这些环节作好了,你一定能够学好英语 。
英语歌曲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的探究
关于英语歌曲是否有助于英语学习的探究英语歌曲具有音韵优美和谐、语言生动平实贴近生活、结构简单且蕴涵丰富多彩的修辞等特征,教师可通过多样化手段使学生在欣赏英语歌曲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训练语音、训练听力、教学词汇、呈现操练句型。
【关键词】英语歌曲、英语学习、探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多元化和刻苦的高中学习中,我们当然要争取在短时间内做高效率的工作。
面对和初中有着天渊之别的高中英语,有时真有点应接不暇。
老实说,除了对语言有特别天赋的人外,学习语言这种花了时间但效果却不明显的学科,有时候真是有点心灰意冷。
而英语歌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中学生的喜爱。
在此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来探究英语流行歌曲对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现今,在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兴趣丧失、语言环境缺失、应试能力强于运用能力等主、客观消极现象。
要改变这一现状关键是要爱教学上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变陈旧单一的传授知识为“传知、培能、育德”为一体的新教学模式。
而英语歌曲的适当运用将是这种模式的一种尝试。
二、英语歌曲在英语学习中的理论依据 1.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英语歌曲能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认知事物是由某一局部到整体,由片面到比较全面。
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对事物好奇心强, 接受能力也强。
只要感兴趣的,学生就能很容易接受。
学生喜欢听歌,特别是流行歌,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英语流行歌曲能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对英语流行歌曲的兴趣逐渐发展为对英语的兴趣。
3.符合心理学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思维比较活跃,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丰富。
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时,他们对学习的注意力就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在课堂中适时插入歌曲,使单一的课堂教学得到舒缓,使学生的注意力凝聚起来,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
三、英语歌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
在其中,兴趣的作用,不像理想那样理性、遥远,不像意志那样具有强制性。
它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时时在起作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原动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的“学生中心”论中罗杰斯认为:“应该把学生看成‘人’,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
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和教育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
”和“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及价值观、态度体系和情感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注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适应变化。
”这一理论内涵正是向我们提出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他们的学习情感的要求,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
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就会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训练学生的语音,提高听力 英文歌曲大多是母语为英语的歌手所唱,所以发音准确、到位。
学生的双元音、长元音发音往往不到位。
多听、多模仿英文歌曲有助于他们发音的准确。
有些平时容易疏忽且出错的连读、弱读等现象英文歌曲中也大量存在,所以让学生经常地欣赏和模仿,利于他们对语音的掌握。
歌曲时而快时而慢的节奏对发音的要求比较高,而歌词连读、略读、重读等现象的经常出现,对英语学习者的发音会有很大帮助,比如以下一段歌词: it takes a lot to know what is love it'
s not the big things, but the little things that can mean enough a lot of prayers to get me through and there is never a day that passes by i don'
t think of you you were always there for me pushing me and guiding me always to succeed you showed me when i was young just how to grow you showed me everything that i should know you showed me just how to walk without your hands '
cause mom you always were the perfect fan god has been so good blessing me with a family who did all they could and i'
ve had many years of grace and it flatters me when i see a smile on your face i wanna thank you for what you'
ve done in hopes i can give back to you and be the perfect son you showed me how to love you showed me how to care and you showed me that you would always be there i wanna thank you for that time and I'
m proud to say you'
re mine '
cause mom you always were, mom you always were mom you always were, you know you always were '
cause mom you always were... the perfect fan i love you mom 这是一首不错的英文歌曲,是“后街男孩”唱给他们妈妈的,说她们才是自己最好的歌迷。
这段文字是在一段舒缓流畅的音乐中唱出的,发音标准饱满,而且极好模仿。
从模仿这些歌曲开始,会对地道口语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3.练习听力听歌是训练听力的一种极好的手段。
但要想有好的效果,教师要针对歌词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合适的练习题。
这样,学生可以边听歌边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听力。
因为喜欢歌曲,学生就会去学唱、多听,自然就能逐渐提高听力。
笔者曾问过一个经常在听力考试中得高分的学生,他的经验就是因为喜欢英文歌,多听英文歌。
4.扩大词汇量 英文歌曲中含有大量的词汇,学生在学唱歌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接触到了许多的词汇。
学生在听歌时把无意注意变成了有意注意,把一些枯燥乏味的单词、词组以歌曲的形式在一定的情景中形象的记忆,而且是永久性的。
如果说单词是英语的基础,那幺由它构成的句子则更是平时交流,写作,应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语言要素。
一个句子里有很多词汇,而那些词汇够成的一些具有具体意象的句子会使人觉得好联想,好记忆,而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记忆句子上面,会发现里面的单词自然就记下来了,不再成文障碍。
更重要的,我们是把词语放在具体的句子里面记的,这样就更不会出现很多中国学生有另人羡慕的单词量,却只能熟练运用其中的少量,对于大多数,只是“知道意思而已”,根本不能使用,对这样的词语,能说掌握它们了吗?听英文歌曲对短期内高效的记忆单词有好处。
英语学习者通常是孤立地背单词,实际上,背单词不如背句子,而英文歌曲中的句子都是很值得记背句子。
举个例子吧,如果在这里说一个词”get”,很多人一定都会对这个英文中最简单的词语表示不屑——这幺简单的词,不就是“拿到,获得”的意思吗?课本就是这幺教的。
的确,我们是这样学的。
但作为英语中用的最广的一个词语之一,get在词典中的解释如下: get vt. 获得, 变成, 收获, 使得, 挣得, 受到(惩罚,打击等), 染上, 抓住 vi. 到达, 成为, 变得 n. 生殖, 幼兽 除了最后对名字的解释“生殖,幼兽”外,前面的那些词语都在日常交流的口语中用的极为广泛,几乎就可以被称为“万能动词”。
当然,要知道它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不同用法,需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我们可以从歌曲当中学习很多这样的多用词法: “get back, get back. get back to where you once belonged”——Beatles,这里的意思是“使得” “get down “get down and move it all around”——Back Street boys,这里的用法也是“使得” “think again, before you get the wrong impression on your mind,”——Blues,这里的意思是“得到” “get so lonely, can'
t let, just anybody hold me”——Jackson Janet,这里是“变成” “i'
m comin'
up so you better you better get here”——PINK,这里的意思是“到达”人们不仅可以可以熟悉一词多用的功能,更可以通过听英语歌曲来掌握一个较难单词的发音和用法从而掌握它。
以下词语都不是简单好记的词语,却能在歌曲中很容易的掌握::“you got blood on your face, big disgrace(耻辱) kicking your can all over the place”——Five,在歌手夸张的重音里,随着歌曲的韵脚,很容易就可以记住disgrace这个词语,同时也记住了“all over the place”这个常用的搭配。
“i wanna take a little time to refresh(清新) your mind, cause the boys are back in town with a different kind of funk(臭味),”这是另一段来自Five的一段RAP,他们的摇滚和流行乐都有着强烈的节奏和非常流畅的美式发音,是很好的模仿材料。
5.增加一定的文化背景 萨皮尔指出:“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英语歌曲是英语语言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艺术手段。
英文歌曲由大量的语言材料组成,歌曲涉及的主题范围较广——日常生活、爱情、战争、节日等。
教师在教歌曲时注意收集有关的背景知识和相关信息,在教之前进行适当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和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如在听一些圣诞歌的时候,可就歌曲介绍一些有关圣诞的来由、时间、食物、文化等。
通过了解一些与歌曲相关的风土人情,使学生培养更多的跨国文化意识,得到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感受语言文化的熏陶,拓宽知识面。
四、英语歌曲在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1.教学的前期准备 (1)歌曲的选择 教师在选择歌曲时应注意歌曲的内容是否健康积极向上,曲调是否优美,歌词是否易懂。
选择歌曲的时候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或是一些经典老歌。
选择的风格可以多样,有摇滚歌曲、乡村歌曲、英美传统歌曲、现代流行歌曲、影视金曲等。
内容可以丰富多彩,有激发人们向上的,如“I believe I can fly”;
有歌颂爱情的“love story”,“love song”;
有关于拯救环境的“heal the world”;
有抒发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的“take me home,country road”;
有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的“A song for mama”;
有表达对友谊的感激的“top of the world”,也有一些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如“yesterday once more”,“say you ,say me ”,“careless whisper”,“the sound of silence”等,也可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影视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等。
(2)歌曲的整合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学好英语,而不是纯粹的娱乐,所以选择歌曲要有针对性,有一定的教学目的。
选择歌曲要选择原版的英文歌曲,里面的歌词简洁易懂,去掉不必要的花腔,有的可以针对教学选择某些片段,而非整首歌曲。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相关的曲段,也可以是一些旋律优美的片段。
2.教学中的应用 (1)使用歌曲,提高听力 现行的课程主要要求学生听情景对话、短文来选择答案,长期以来听力课一直采用单一的教学方针,教师放录音,学生听并选择正确答案。
学生一直感到枯燥无味。
因此在听力教学中采用听英文歌曲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听歌和学歌的愿望,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听力。
笔者曾用一些歌曲作为听力材料,取得了一些效果。
如在以歌曲The Sound of Silence为听力材料时,首先介绍这首歌来自电影“The Graduate”以及简单的电影介绍,用背景知识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对歌曲的好奇。
然后把其中的几个生词列在黑板上,如“cobble stone”,“ a neon light”,“the prophets”,“echo”,然后把缺单词的歌词发下去,让学生边听歌边填空缺。
如其中一小段: Hello ______my old friend I'
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 Because a vision softly _______ Left its seeds while I was _____ And the vision that was planted In my brain still _______ Within the sound of silence In restless dreams I walked_____ Narrow streets of cobble_____ Beneath the halo of a street______ I turned my collar to the cold and ______ 学生边欣赏边完成空缺,完全没有平时做听力时的乏味,而且学会了这首歌。
课后意犹未尽的学生甚至去找这部电影去看。
在做听力时有时也可采用把歌词打乱顺序,然后学生听歌按顺序排列。
或是把其中较相似的歌词空缺,让学生根据歌曲找出正确的歌词。
通过多种方式来让学生对英语听力感兴趣,乐于去接触它并学好它。
(2)使用歌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目前的作文大都是供料作文,看图作文,即给出相应的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写一段作文,学生对有些局限的作文发挥空间不大。
现在的高考作文要求相应提高,已逐渐趋向于开放性作文,其中的要点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多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而英文歌曲则提供了素材。
如听完歌曲“I believe I can fly”,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这首歌是首励志歌曲,学生听完后有很多感触,教师可以及时引发学生谈自己在生活、学习上的感悟,学生深有感触,都踊跃发言。
(3)使用歌曲提高学生口语 在学生根据歌曲发表自己的感想时,就自然而然地用英文说了出来,这样也就有话可说,从而也提高了英语口语。
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习的方法就是一种好方法。
任何好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去尝试借鉴。
英文歌曲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是寓教于乐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的机会。
因此,教师可以多创造一些环境和机会,从而取得更加好的效果。
五、对用英文歌曲来学英语的一些建议 英文歌曲的种类很多,人们对它们的选择也是因人而异,如果就学习英语来说的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初学者 对于这些cookies,建立自信和培养兴趣是学习时的首要目标。
可以选一些节奏较缓,旋律轻柔抒情的音乐,比如恩雅,神秘花园的Newage类音乐,这样的音乐很适合精听,也比较好模仿,他们的音乐有一部分为纯音乐,另外一部分则为英文歌曲(他们自己也是相当不错的歌手和乐队)。
一些属于Pop(流行)音乐范畴的抒情慢歌,也是不错的选择,Westlife(西城男孩)应该是最好的,他们的歌曲绝大多数都是这类风格,可以大量的欣赏,但不用去努力的完整的唱好这些歌曲,因为能力还不够,不过只要能听就已经很有帮助了。
2.中级水平者大多数的学生都应该属于这个范围,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很善于考试的同学,数理化当然没有问题,英语其实也不错——“英语这门科吧,学不学也就那个样,每次考试又能差几分呢?”如果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不知道这是教育者的过错,还是教育制度的不当,还是自己的问题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不是我们国家需要的人才,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而不是为了选拔考试人才。
刚才适用于初学者泛听的歌曲更加适合中级水平者,而且大可以去精听,去模仿,包括语音语调,包括重音停顿。
现在的英文歌曲在中国的主流就是Pop音乐,恰好适合这些在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中占主流的中级水平者,所以可以有很多好的音乐材料去选择。
也可以听一些其它类型的音乐,比如Rock and Roll(摇滚),Blues(蓝调),Country(乡村音乐),Hip-hop(嘻哈)……不过除了摇滚之外,其他类型的音乐在中国没有很大的市场,而在美国,这些类型的音乐的听众差量并不大。
3.高手 Superior这个词,是一个高阶词。
其实这个“高手”的概念也不太确切。
这类学习者,应该可以自如的选择精听或泛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也可以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去听一些Rap(说唱乐), Eminem(阿姆)的Rap非常有名,这样的歌曲不仅语速奇快,还有大量的美国俚语出现,连很多外国人自己都听不大明白,感觉就像一个听力正常的中国人听周杰伦唱歌。
以上三个方面的说明,只作建议,因为音乐本身的选择说到底还是要靠个人的兴趣来决定。
而这些建议,其作用也就是让学习者能更好的使用“用英语歌曲来帮助英语学习”的这一辅助方法而已。
学习英语就像攻“碉堡”,没有捷径也没有不可能达到的说法,用英语歌曲来帮助学习也只是很多不同的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比较有效率的方式。
要学好英语,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努力的汗水,希望在英文歌曲的帮助下,我们的学习会更加轻松,更加高效。
英语歌曲作为英、美文化中音乐和语言的双重载体,不仅已逐渐渗透到我国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中,而且越来越受英语学习者青睐。
英语歌曲在语音知识的传授与学生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把英语歌曲应用于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值得探讨,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不需要太多的说教和灌输,只要音乐一响,学生们就会爱上它!只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进行教学,就不难达到教学目的。
并且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学习不再看成是一件苦差事,一件枯燥无味的不得不干的事情;
通过学唱英语歌曲,接纳不同的文化,他们会以一种平和的快乐的心态认真地度过每一天,在教唱英语歌曲的同时,参考文献:[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陈静波.利用英文歌曲进行听力训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2).[3]刘云红.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使用[J].中美英语教学,2005(3).[4]陈枝英 唱起来-英语歌曲122首[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6)[5]周淑荣 浅谈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学刊2008 (3)[6]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