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杵成针造句(磨杵成针造句一年级)
把铁棒磨成针的成语
1 磨杵成针【mó chǔ chéng zhēn】把铁棒磨成了针。
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
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
曰:‘欲作针。
’白感其言,遂卒业。
”2 磨穿铁砚【mó chuān tiě yàn】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
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出自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 3 磨砺以须【mó lì yǐ xū 】磨快刀子等待。
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出自《左传·昭公十二年》:“摩以厉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 4 磨砖成镜【mó zhuān chéng jìng】把砖石磨成镜子。
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磨砖岂能成镜邪?” 5 磨厉以须【mó lì yǐ xū】 指磨刀以待。
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
亦作“磨砺以须”。
。
磨什么成针成语
磨杵成针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
来源于“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
有一天,李白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
”老婆婆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
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不禁惊讶到。
而老婆婆亲切地说:“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也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
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
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简短)?
一、出处明朝 郑之珍《铁杵磨针》二、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三、译文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那老妇人自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铁杵磨针》的启示:凡事贵在坚持,不能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遇到问题要认真思考,慢慢解决,一份努力一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事情终究会成功。
每个人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和险阻,但是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不放弃,不断总结、提高和改进,总有一天会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铁杵磨成针的文言文翻译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李白笑老妇人太愚钝了。
老妇人说:“只要功夫到了没有什么做不了的。
”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原文:铁杵磨针明代:郑之珍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扩展资料: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千古流传。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重视生活中的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
请牢记: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态度。
作者简介:郑之珍(1518年-1595年)明代戏剧家,祁门清溪人,笃信佛教,一生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风气。
1579年,在变文的基础上撰写《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分上、中、下3卷,共一百零二出,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今日之“祁门目连戏”。
参考资料来源:-铁杵磨针参考资料来源:-郑之珍。
磨杵成针的意思解释
把铁棒磨成了针。
比喻 做任何 艰难 的工作,只要有 毅力 ,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成语出处: 《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
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
曰:‘欲作针。
’白感其言,遂卒业。
” 成语例句: 没有 磨杵成针 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 造诣 。
繁体写法: 磨杵成针 注音: ㄇㄛˊ ㄔㄨˇ ㄔㄥˊ ㄓㄣ 磨杵成针的近义词: 铁杵磨成针 相传大诗人李白小时候,有一天逃课出去玩,碰到一个要把一根铁棒磨成针的老妇人,使他领悟了勤奋学习的道 功到自然成 功夫下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取得成效,常用作劝勉他人脚踏实地,多下苦功,不能浅尝辄止俗语说的:&ld 磨杵成针的反义词: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比喻做事情、做学问没有恒心,时断时续,不能持之以恒 成语语法: 补充式;
作谓语;
含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补充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grind mortar into a needle 俄语翻译: капля камень точит 日语翻译: 槌(つち)をみがいて针(はり)にする。
成语磨杵成针的意思?
① 什么成语源自磨杵成针 【成语】: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解释】: 杵:舂米或捣衣的棒。
谚语。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处】: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② 磨杵成针是成语吗 磨杵成针 [mó chǔ chéng zhēn] 释义 把铁棒磨成了针。
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出 处 明·杨慎《七星桥记》:“矢磨杵成针之志,徼折梅寄慲之灵。
” ③ 成语故事磨杵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到十岁时就读了很多诗书,但他也非常贪玩,不能全神贯注地读书,常常放下书本出去玩。
有一天,李白读了一会书,又溜到外面闲逛起来。
在一条小河边,他遇见一位老婆婆正在不停地磨一根铁棒。
李白很纳闷,便问道:“老婆婆,您为什么磨这铁棒呀?”老婆婆抬头看了他一眼,说:“孩子,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 李白听了很吃惊,问道:“啊,这铁棒这么粗,您要把它磨成绣花针,什么时候才能磨好呀?” 老婆婆笑了笑,继续耐心地对他说:“我这样不停地磨下去,这铁棒就会越来越细。
这铁棒已经比以前细了不少,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
” 李白听了很受启发,决心好好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一位大诗人。
④ 励志的成语有哪些磨杵成针 闻鸡起舞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良药苦口 悬梁刺股 ⑤ 磨杵成针是现代成语 磨杵成针不是现代成语 磨杵成针_成语解释 【拼音】:mó chǔ chéng zhēn 【释义】:把铁棒磨成了针。
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出处】:《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
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
曰:‘欲作针。
’白感其言,遂卒业。
” 【例句】:没有~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诣。
⑥ 磨杵成针的成语故事 【成语】: 磨杵成针 【拼音】: mó chǔ chéng zhēn 【解释】: 把铁棒磨成了针。
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成语故事】: 传说李白小时不爱学习,很贪玩。
一天,他逃学到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手里拿着根铁杵(铁棍),在一块大石头上磨。
李白问:“你磨铁作干什么?老婆婆回答:我给女儿磨一根绣花针。
”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回家刻苦用功,终于成为唐代大诗人。
磨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⑦ 磨杵成针近似成语 滴水穿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释义】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
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
也作“水滴石穿”。
汉字+拼音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
千日千钱;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 【辨形】 穿;
不能写作“串”。
【近义词】铁杵磨针、绳锯木断、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孜孜不倦、坚持不懈...... 【反义词】 半途而废 浅尝辄止 ⑧ 磨杵成针这则故事中间的成语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脚下。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版己的学业就放弃。
他路权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那老妇人自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⑨ 磨杵成针的成语 杵成针_李白\
指鹿为马_赵高\
负荆请罪廉颇\
四面楚歌_项羽\
⑩ 成语磨杵成针的故事 磨杵成针 【释义】 杵:舂米或捶衣服用的棒槌。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将铁棒磨成绣花针。
【用法】 常用来比喻做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取得成功。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宋代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卒业。
” 【成语故事】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到十岁时就读了很多诗书,但他也非常贪玩,不能全神贯注地读书,常常放下书本出去玩。
有一天,李白读了一会书,又溜到外面闲逛起来。
在一条小河边,他遇见一位老婆婆正在不停地磨一根铁棒。
李白很纳闷,便问道:“老婆婆,您为什么磨这铁棒呀?”老婆婆抬头看了他一眼,说:“孩子,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 李白听了很吃惊,问道:“啊,这铁棒这么粗,您要把它磨成绣花针,什么时候才能磨好呀?” 老婆婆笑了笑,继续耐心地对他说:“我这样不停地磨下去,这铁棒就会越来越细。
这铁棒已经比以前细了不少,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
” 李白听了很受启发,决心好好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一位大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