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故事梗概?史记刻舟求剑故事梗概?

2023-12-01
23 阅读

史记刻舟求剑故事梗概

一个楚国人要过江,他的一把剑掉进河里了,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在船边做了一个记号,等到岸了,在沿着记号找,结果,没找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刻舟求剑的梗概和道理

刻舟求剑故事简介: 有一位楚国人喜爱剑术,总是随身佩带一把宝剑。一天,他搭乘一条渡船过江。船行至江中,他不小心让那把宝剑滑落到江里去了。 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这位楚国人却笑着摇摇头.他眼前浮现出樵夫刻记号的一幕。

接着便镇定地说:“别慌张!我自有妙法。”

只见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并且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船继续前行,待船家停船时,这位楚人站起身,从容不迫地脱了衣服,从船舷边所刻记号处跳人水中。

他在水中捞来捞去,怎么也捞不到那把剑,于是浮出水面抚摸着船边的记号,如梦游般喃喃着:“我的剑明明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 寓意: 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 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一个故事的真假真的那么重要吗?你怎么看

故事的真假并不重要,或者可以说故事本身的真假并不重要。

故事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其是否能够流传下去,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哪一个是真的,不都流传了千年以上而至今依然广为传颂吗?反之,从古至今,每一天,每一个人,真实的故事并不少,而能够流传下来的,能有几个呢?

四大民间故事

当然了,有的人可能会说,史书上记载的故事不都是真的吗,不重要的话能记载在史书上吗?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史书上所记载大部分都是真的。但说到这里又引出另一个话题:那就是,真也罢,假也罢,史书所记载的是为了文明的传承,有的是为了统治的需要。

《史记》为什么会被称为“史家之绝唱”?就是因为他的作者司马迁,不惧当时的统治者,而要以文明的传承,为后世留下一段真实的历史,真真实实的用命来写这一本书。为此,他得罪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但仍然忍辱负重,以极大的毅力写完了这本书。

话又说回来,《史记》上所记载的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的事,黄帝时代以及尧舜禹时代属于中国的上古时代,那时候的故事根本没有留下来有文字记载的东西,只是在人们的口口传颂中流传了下来。大家都知道,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失真,会失去本意,甚至和原来信息本意大相径庭。更何况黄帝和尧舜禹的故事到汉朝时都已经流传了千年不止!

就是汉武帝当代的故事,作者司马迁尽管用尽全力尽量写得真实一些,可是每一个人看待事情的眼光和出发点是不一样的,这就会造成所记载的故事也会出现偏颇,会背离原来的本意,你说它是真还是假?

至于以后的史书就更不用说了,《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让纪晓岚主持编撰的,为了统治的需要,大量的删除和改变了不利于当时统治的内容。

故事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意义。《后羿射日》是假的,它告诉我们,即便是象太阳一样强大的力量,但是它不管人民的的死活,我们一样会把他射下来。它代表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文天祥纵使死也不投降元朝的故事是真的,他为的是要把这一片赤诚记在史书上,告诉后人:身为汉人,当有骨气!死有何惧!他代表的是中国文人对国家的一片忠诚。

故事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寄托着一种愿望。《白蛇传》是假的,但是它寄托着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认可,而这种感情超出了人的界限,也突破了时间的界限。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是真的,它寄托着人们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可以不需要门当户对,可以不拘泥于礼教形式,可以不惧怕他人的言语和眼光,可以暂时没有经济基础,可以“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故事的真假重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对于自己来说,能够学到什么或者得到什么,寓言故事不就是这样吗?《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不就让我们学到了这么一个经验:对人一定得分清善恶,只能帮助善良的人。对那些恶人,你帮他,他反而会害你。《刻舟求剑》让我们学到,必须跟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处理事情的方法,而不能拘泥成法,不知道变通。

最后,看故事的时候,钻进故事里,不可以忘记自我。沉迷于故事,那是意淫。跳出故事,才是真我。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