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迅速的雅称-古代形容迅速的词?
古代形容迅速的词
答:兵贵神速。
详细解释:
拼音:
bīng guì shén sù
解释:
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语法:
兵贵神速主谓式;作谓语,分句,独句;用于军事等。
示例:
兵贵神速,今夜分四路去劫大寨,杀得他只轮不返。(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七回)
近义词:
速战速决、事不宜迟
反义词: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快嘴的别称
快嘴,汉语词语,拼音是kuài zuǐ,指不加考虑、有话就说或好传闲话的人。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六回:“他从小儿是这等快嘴,乾娘休要和他一般见识。”
王西彦《曙》:“四宝有几分失悔,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快嘴,把这个不好的消息过早地告诉他。”
解释
1.指不加考虑、有话就说或好传闲话的人。[1]
2.方言,指说话语速特别快的人。
著名陕北说书<快嘴>说的就是一个说话特别嘴快的女人的故事。
捷报的古称
捷报古称为“报捷”、“报胜”等,是指战争胜利或重要事件的消息。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传递缓慢,捷报的传递和获取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成为了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古代战争中,捷报可以鼓舞士气、提高士兵的斗志,同时也能够传递战争的进展和结果,使国家和民众能够及时了解并做出相应的决策。随着时代的变化,捷报的形式和传递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仍然不可忽视。
闪字在古代的雅称
在古代汉语中,“闪”字有一些雅称,例如:
1. 炫:指闪烁、炫耀的意思;
2. 车:指耀眼的金属颜色或物品,比如“红光闪闪的宝石车”;
3. 显:指突显、显露、显现的意思;
4. 灿:指光彩夺目、灿烂、美好的意思;
5. 辉:指闪耀、光彩夺目的意思;
6. 芒:指闪耀而出且锋利的样子,如“雪山万重,皑皑白芒”;
7. 灵:指散发着光彩和神通的意思;
8. 初:指美好而充满生机的意思,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指闪烁的样子。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雅称并没有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可能仅见于古典文学或某些地方方言中。
古代消息的别称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指情况、新闻、音讯等,都是名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消息”是意义相反的两个动词的并列。
“消”指“消失”。“息”指“生长”。本义为一消一长(zhǎng),相互更替,也就是变化的意思。“消息”一词出自《易经·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太阳到了中午就要向西偏斜,月亮到圆满之时就要出现缺损,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一盈一虚,都在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何况是人呢?《庄子·秋水》云:“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这里“消息”与“盈虚”并用意同,讲时间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赶也赶不走,留也留不住;似乎是消失了,但又出现了;刚刚圆满,紧接着就是缺损;好像是到了尽头,谁知又立刻重新开始。
这个表示变化的意思再加以引申,就是变通、节度、调整等。《颜氏家训·书证》篇曰:“考校是非,特须消息。”此言文字有正俗,应当调节变通,不能过于拘执。《北齐书·祖珽传》:“边境消息,处分兵马,赵令尝与吾等参论之。”这里的“消息”绝不是我们今天所谓新闻之类,而是与“处分”同义,指对边境事务的调度与安排。
更有意思的是,控制机关的枢纽也叫“消息”,因为一开一关,这个枢纽推进还是退出有所变化,所以枢纽的作用就在调度、节制,而这正是“消息”本义的引申。《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醉酒的刘姥姥撞进了“迷魂阵”中,怎么也出不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因为“其力巧合”,所以“消息”才被撞到合适的位置,正好开了。
由此,人们就把客观世界的变化,把它们的发生、发展和灭亡,把它们的荣枯、聚散、浮沉、升降、兴衰、得失等变化中的事实称之为消息,也就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