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列传第七翻译-后汉书之黄琬列传译文?
后汉书之黄琬列传译文
《后汉书·黄琬传》译文节选:
黄琬字子痰。年幼丧父。早年就聪明智慧。他的祖父黄琼初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了日食,京城看不到,黄琼把情况上报。太后下诏询问日食情状,食去多少,黄琼正考虑怎样回答才能具体形象地说明。黄琬才七岁,正在一旁,说:“为何不说日食所剩,就如新月一般?”黄琼很惊奇,就拿他的话回应皇太后,而深深地喜爱这个小孙子。后来黄琼担任司徒,黄琬因是其孙被授为童子郎,他推辞说有病而不就职,京城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当时司空盛允有病,黄琼派他去看望,正碰上江夏上报蛮贼情况的表章交到司空府来,盛允打开报告看完后,跟黄琬开了个小玩笑,说:“江夏是块大地方,却是蛮人多而士大夫少。”黄琬捧手回答说:“蛮夷冲犯华夏,责任在司空身上。”随即拂袖而去,盛允很欣赏他的敏捷敢言。
求后汉书,仲长统列传,译文
《仲长统》参考译文: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年少时喜欢读书,广泛地阅读书籍,富于文辞。20多岁时,在青、徐、并、冀四州之间游学,跟他交往的人都觉得他很奇特。
并州刺史高干,是袁绍的外甥。
他平素历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
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对他很友善,向他请教当时的事情。
仲长统对高干说:“您有雄伟的志向却没有雄才,爱好士却不会选择人,这是您应该注意的。”
高干自觉不错,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仲长统于是离去。
不久,高干以并州为根据地叛乱,最后失败了。
并、冀二州的人士都因此认为仲长统很不一般。
仲长统生性卓异不凡,敢于直言,不拘小节,缄默言谈无常,当时有人称他为狂生。
每次州郡奉命征召,他都称病不去。
常常认为凡是游说帝王的人,都是想要立身扬名罢了,然而名不常存,人生容易消亡,悠闲自得,可以自娱自乐,想卜居清静空旷之处,以满足自己的心志。
文言文""再""的意思
“再”既有“第2次”的意思也有“两次”的意思。两次: 女工再税。――《盐铁论·本议》 击赵者再。――宋·苏洵《六国论》 日再食。――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再夺门。――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至再三。――清·方苞《狱中杂记》 第2次: 再刺再宥再赦。――《周礼·司刺》 樊缨十有再就。――《周礼·巾车》 酒肉之赐弗再拜。――《礼记·玉藻》 过言不再。――《礼记·儒行》。注:“犹不更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再战而烧夷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敌枪再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再则曰老大帝国。――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文言文中“完”是什么意思
完 wán形容词义:
1、形声字。
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
本义:完备;完整。
完,全也。
——《说文》巢非不完也。
——《荀子·劝学》完全富足而趋赵。
——《荀子·议兵》完璧归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三国志·华佗传》不如伐蜀之完也。
——《战国策·秦策一》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贾谊《治安策》不能独完。
——宋·苏洵《六国论》无一完者。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2、坚固。
3、充足;充实。
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
——《后汉书》
动词义:
1、完成;结束。
那夜安公子早已完卷。
——《儿女英雄传》
2、偿付或缴纳。
3、重新整修。
父母使舜完廪。
——《孟子·万章上》缮完葺墙。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保全;保护;使不受损失。
5、保守。
6、修筑。名词义:
1、古代轻刑之一。
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
——《刑法志》
2、汉以前指剪去犯人的须发;汉以后罚作劳役。
因其不伤肢体,故曰“完”。
3、山羊。
4、地名。在河北省境内,太行山东麓。
秦为曲逆县,北齐设北平县,金改永平县,后升完州,明改完县。
5、水名。
即今黑龙江。
6、通“院”。
墙垣。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