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的简介(赵尚志的简介20字)
赵尚志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赵尚志,一生致力于我国革命事业,是 抗日战争 的英雄,最终牺牲在战斗活动中。
关于赵尚志的 事迹 ,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传颂,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赵尚志的英雄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赵尚志的英雄事迹 赵尚志生于1908年, 毕业 于黄埔军校,于1925年加入共产党。
毕业后的赵尚志就开始组织学生运动、从事党内活动。
曾两次入狱,第一次入狱后赵尚志坚称自己是国民党,没有暴露自己共产党的身份,最终得以释放。
而第二次入狱的赵尚志坚贞不屈,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才被解救。
赵尚志积极建立东北抗日联军,带领部队坚强作战。
赵尚志在革命战斗中虽然两次遭受满洲不公正的对待,两次被开除党籍,但他始终坚称抗战活动,即使是孤军奋战,也从未停止打击敌人的脚步。
在第一次恢复党籍之后,赵尚志率领部队在半年时间内进行了百余次战斗,使得日军听到赵尚志的名字便闻风丧胆,甚至重金通缉赵尚志,可见赵尚志对日军的威胁之大。
在第二次被开除党籍后,赵尚志仍然进行着抗战活动,他抗战心切,在一次小范围抗日活动中,受到了汉奸的蒙骗,被汉奸打伤,之后又被日军抓捕。
然而面对敌人,身受重伤的赵尚志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审问怒目圆睁、慷慨陈词,在坚持八个小时的斗争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1982年,党中央对赵尚志当年开除党籍一事进行了认真复查,恢复了他的党籍和声誉。
2008年赵尚志头颅被安葬在赵尚志纪念馆,并举行了赵尚志同志颅骨安葬仪式。
赵尚志纪念馆在哪 赵尚志纪念馆坐落在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中山大街2段,是为纪念革命英烈赵尚志同志而建造的。
赵尚志纪念馆是我国爱国主义 教育 示范基地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在2015年时被列入国家级抗战设施和遗址名录。
赵尚志纪念馆于2008年10月25日落成开馆,整个建筑平面是方正的矩形,如果俯视整座建筑将会看到一个方正的“
尚”
字,纪念馆馆高11米,正面长度34米,象征了赵尚志同志11岁离开家乡和牺牲时年仅34岁。
纪念馆的正面像是张开双臂一样,这样的设计寓意家乡人民对赵魂归故里的迎接。
在赵尚志纪念馆开馆之日,也是赵尚志颅骨安葬的日子,赵尚志颅骨被安葬在了赵尚志烈士陵园。
赵尚志纪念馆馆内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
忠义之家,刚烈少年”
讲述了赵尚志英雄的家乡和一家忠烈。
第二部分“
寻求真理,投身革命”
讲述了赵尚志在革命初期求学和两度入狱事件。
第三部分“
武装抗日,威震北满”
讲述赵尚志成为抗日英雄的过程和他生命中最后辉煌的十年。
第四部分“
白山黑水,铁血三军”
和第五部分“
治军治校,文韬武略”
讲述了赵尚志的战斗经历和不朽战功。
第六部分“
面对挫折,忠贞不渝”
讲的是赵战斗人生的坎坷,赵尚志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抓捕和通缉,还要承受来自党内的委屈与压力,赵尚志曾两度被错误的开除党籍,直到英雄牺牲40年后,才被平反从而恢复了党籍。
即使在被开除党籍后,赵尚志仍然带领部队顽强作战。
第七部分“
蒙难,血染梧桐”
讲述了赵牺牲的整个过程。
第八部分“
中华英魂,浩气长存”
讲述人们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缅怀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以及赵头颅被找回的经过。
赵尚志纪念馆内拥有先进的设施和赵尚志以前用过的水杯、饭碗、皮箱、亲笔信等,还有多幅 绘画 和图片。
馆内最主要的雕塑是馆内序厅的一座 浮雕 “
英雄魂”
。
赵尚志纪念馆每周一和周五闭馆,其他时间开放,凭身份证件免费入馆,大家可以前去缅怀这位伟大的英雄。
赵尚志牺牲的始末 赵尚志是在抗日战争的一次战斗中被抓捕的,归根到底他是死在了汉奸手中。
1941年10月下旬,赵尚志等五人携带武器炸药,带领着小分队在萝北、汤原一带从事小范围的抗日活动。
此时的日军正到处通缉悬赏赵尚志,不惜一切代价搜捕他。
鹤岗日军警察署署长田井久二郎派出汉奸刘德山化成皮货商混入抗联山区,寻找赵尚志的踪迹。
赵尚志在梧桐河遇到了刘德山,赵尚志对刘德山多有警惕,然而身边的姜立新却与刘德山是相识,只是姜立新并不清楚当时的刘德山已经投靠了日军。
姜立新将刘德山介绍给了赵尚志,将刘德山编入了队伍。
后来日军又派出张锡蔚作为联络人,张锡蔚找到刘德山,刘德山编造了一套谎言将张锡蔚也留在了队伍。
几天之后,刘德山感觉自己完全得到了赵尚志的信任,他提出攻打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的建议。
赵尚志抗日心切,采纳了他的建议。
在前去攻打途中,刘德山趁赵尚志不备时向他开枪,赵尚志倒地后刘德山又开枪打了走在前面的王永孝,之后便要逃跑,赵尚志忍痛举枪打中了刘德山,刘德山当场毙命。
听到枪声赶来的姜立新立即将赵尚志抬到了附近的农户家中,朴实的农户夫妻照顾了赵尚志几日。
后来日伪军包围了农户的小土屋,赵尚志被抓走,日寇对赵尚志进行审问时,赵尚志怒目圆睁,同敌人进行最后的抗争,表现出将生死置之度外,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最终因为伤势过重,赵尚志在1942年2月12日壮烈牺牲,时年34岁。
赵尚志的英雄事迹有哪些相关文章: 1. 赵尚志的英雄事迹材料 2. 赵尚志的英雄事迹 3. 赵尚志的事迹材料 4. 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5. 英雄赵尚志的简介 6. 中国抗日英雄故事有哪些。
请告诉我赵尚志的英雄事迹,急急急
赵尚志[1]原籍山东齐东县李金庄,五始祖赵学搬家热河向阳县南八道村,曾祖父赵国昌有三子,宗子赵松年因无儿,过继二弟的次子,五岁的赵振铎为子,赵尚志就是赵振铎的第三子。
赵尚志是著名的抗日英烈,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9·18”事变后投身抗日武装斗争,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是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获释出狱。
不久满洲省委任命他为省委军委书记,负责领导抗日武装工作。
1934年3月末,联络了二十余支抗日义勇军,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他被推选为司令。
后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他任司令。
1935年4月,根据满洲省委紧急通知精神,他当选为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6年1月,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成立,他任总司令。
他在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安排给养,培养和调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开辟了清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为根据地。
在根据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和军医院,还建立了政治军事干部学校,他担任校长。
1936年8月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约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
1939年后,由于日伪军连续派重兵“讨伐”,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敌人曾悬赏一万元,通缉赵尚志,叫嚣“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得一两银。
”敌人还多次派遣特务奸细混入抗日军内部,企图暗杀他,均未得逞。
他一贯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在党内针锋相对的和王明、康生等人“左”倾路线做斗争,因而曾两次被错误的开除出党,撤销党内军内职务,但他丝毫没有消沉,依然对党赤胆忠心,继续坚持抗日武装斗争。
1942年1月,他带领小分队从苏联回到东北,在梧桐河一带活动。
2月12日在袭击梧桐河警察分所时,被乔装成老百姓的特务击伤腹部,昏迷中被俘。
他伤势十分严重,敌人决定对他进行突击审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
他对审讯他的伪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还有什么可问的呢。
”说完了他狠狠地瞪着审讯他的敌人,闭口不语——他英勇牺牲了,全国解放后,黑龙江省珠河 县第一届工农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珠河县改为尚志县。
1908年10月26日(一岁) 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喇嘛沟村(今尚志乡尚志村)。
1914年(六岁) 开始随其父读书,后又入官学堂学习。
1916年夏(八岁)其父领导清乡自治会反抗官兵强收捐税斗争遭镇压 ,家被焚烧。
其父与长兄为逃避官兵搜捕,流亡哈尔滨。
1916年夏—1919年2月与兄妹在母亲的带领下,在一亲属家艰难度日,期间曾到今尚志村后艾沟读书约一年时间。
1919年春(十一岁) 为寻父兄,随母由朝阳迁居哈尔滨。
1920年(十二岁) 因家境贫困不能继续读书。
曾在一白俄家当杂役,后在银匠铺当学徒,摆地摊卖面粉、烧饼等。
1921年—1925年 1923年(十五岁) 在华俄道胜银行哈市分行道里支行当信差。
1925年2月(十七岁)考入许公中学补习班。
组织成立“文学研究会”(读书会)开始阅读进步书籍,结识中共哈尔滨支部书记吴丽石和负责青年工作的彭守朴。
6月中旬左右 与同学组织成立哈尔滨第一个学生会组织——许公中学“学生自治会”,被选为副会长兼交际股长,开展学生爱国运动。
夏,积极参加声援上海工人,学生“五卅”反帝爱国斗争,经彭守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东北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
8月 经考试合格,升入中学一班,成为许公中学第一期学生。
10月间 利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机,根据党组织指示,负责国民党哈尔滨市党部与朱霁青领导的国民自治军总司令部之间的联络。
12月29日 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以“旷课太多,擅自离校”为由开除出校。
12月末 经中共哈尔滨特别支部同意,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初为入伍生,经考试合格编入第五期政治大队。
在校期间,加入周恩来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同“孙文主义学会”进行坚决斗争。
1926年—1930年 1926年初夏(十八岁) 根据党组织安排从黄埔军校回到哈尔滨。
夏 在中共哈尔滨地委工作,是“妇女运动”负责人。
10月 负责中共长春支部长春通讯站工作。
11月 由中共哈尔滨地委派往长春地区进行革命活动。
1927年2月(十九岁) 受北满地委派遣在长春筹建国民党吉林省党部,任常委兼青年部长。
3月2日 因国民党案件在长春被捕。
3月4日 被押解省城吉林,关押在吉林第一监狱。
在狱期间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
1929年3月(二十一岁) 被解往江苏苏州监狱。
5月20日 经江苏省高等法院审判,宣布无罪释放。
6月 获释后回到哈尔滨,在中共北满地委负责青年工作。
下半年 去沈阳,在团满洲省委负责青年工作。
12月—1930年3月 受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派遣,到上海参加党中央高级训练班和团中央训练班学习。
1930年4月12日(二十二岁) 因在沈阳国民外交协会会场夺取讲坛而被捕,拘押于沈阳宪兵司令部侦缉处拘留所。
审讯期间受尽酷刑,坚贞不屈。
5月10日 被转押于沈阳第一监狱,在狱中与敌进行英勇斗争。
10月 在狱中秘密党组织 “党团干事会”领导下, 成立“经济委员会”任组长。
1931年12月(二十三岁) 经党组织营救,被释放出狱。
1932年1月(二十四岁) 在哈尔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担任满洲反日总会党团书记。
3月1日,日寇扶植的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赵尚志感到十分愤怒。
3月中旬 到呼海铁路工厂,召集工人集会,进行反满抗日宣传。
4月12日 根据党组织指示,在哈尔滨市郊成高子成功颠覆一列日军军车,致敌死亡54人,伤93人。
4—5月 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5月下旬 受满洲省委派遣,到哈北地区巡视反日斗争开展情况。
6月初 受中共满洲省委委派以省委代表身份在巴彦游击队工作, 在队内担任参谋长,政委等职。
7月 率巴彦游击队西渡少陵河,活动于西集镇以北,呼兰县东部一带,扩充队伍。
8月中旬 率部东归,在巴彦县东北部活动。
8月30日 联合义勇军,攻破巴彦县城。
10月前后 在洼兴西部活动,曾率精锐骑兵远道奔袭呼海路康金井车站。
10月 巴彦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任第一政委。
10月29日 率部攻占东兴设治局(东兴县前身)。
10月31日 在东兴设治局指挥部队与敌人战斗时,左眼眶下被弹片击伤,骨质受损,后致左眼失明。
1933年1月(二十五岁) 巴彦游击队遭失败,回哈尔滨向省委汇报工作,省委以其执行右倾路线为由被错误开除党籍。
春 为继续从事抗日斗争事业,在哈东参加反日义勇军孙朝阳部队,不久任参谋长。
8月10日 率部联合其它义勇军攻占方正县城。
10月4日 与李启东等六人脱离孙朝阳部队,去找中共珠河中心县委。
10月7日 找到珠河中心县委,决定筹建珠河抗日游击队。
10月10日 创建珠河东北抗日游击队,被选为队长。
秋冬季 在珠河、宾县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开辟珠河道南游击区,根据地。
10月29日 率队摧毁西五甲伪警察所,领导当地群众缴了汉奸恶霸袁德胜大排队。
11—12月间 收缴苇塘沟、二道河子、东五甲、板子房、张家湾等地伪警署(所)和反动大排队。
12月下旬 率游击队在火烧沟指挥了自珠河反日游击队成立以来首次与日伪军正规部队的战斗。
12月末 率部收缴宾县七区刘林祥反动大排武装。
1934年1—3月(二十六岁) 开辟珠河道北游击区,根据地。
1月下旬 率部由道南转向道北开展活动,收缴宋家店大排等武装。
3月初 召开半截河联军会议,联合义勇军、山林队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部,被推举为总司令。
3月7日 率部袭击日伪军驻地十三堡。
4月初 率部开展游击,连缴老虎窝、新开道、古扎子三处伪警察分驻所。
4月下旬 攻占敌据点秋皮囤,收缴反动大排武装。
4月末 率反日联合军攻占日伪当局设在道北地区重要据点黑龙宫。
5月初 主持召开由各路义勇军参加的联合军会议,统一思想,共同抗日。
5月9日 率反日联合军攻打宾县县城。
6月上旬 率反日联合军在宾县三岔河与敌展开激战。
6月下旬 参加由珠河中心县委召开的党团扩大会议。
6月29日 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任支队司令。
7月6日 派哈东支队第一总队第一大队与义勇军联合攻袭五常县城,占城3小时后撤出。
7月上旬 在宾县满家店一带与敌激战。
7—8月间 部署哈东支队二、三总队破坏北满铁路东部线,使敌人交通运输受到严重破坏。
8月 其父赵子服被驻哈尔滨日本宪兵队逮捕,根据父子俩事先的约定,其父在信中巧妙写入“乱命”二字,挫败了敌人的阴谋。
8月4日 袭击停泊在松花江上游十公里处的日军江上守备队广宁号战舰。
8月15日 率队攻袭敌重要据点五常堡。
至秋季 开辟哈东抗日游击根据地。
游击根据地东西长200余里,南北350余里,人口10多万人。
10—12月 指挥哈东支队开展反对日伪军冬季“大讨伐”斗争,取得胜利。
11月下旬 在方正与宾县毗连地区肖田地与日伪军激战,取得重大胜利。
日军指挥官惊呼:“此中必有名将指挥”。
12月24日 写《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给省委的报告》,报告游击队战略战术。
1935年1月12日(二十七岁) 中共满洲省委作出恢复其党籍的决定,指出1933年初原省委开除赵尚志党籍是错误的。
1月28日 哈东支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任军长。
率部活动在哈东地区。
春 指挥第三军开展反对日伪军春季“大讨伐”斗争,取得胜利。
3月 率领第三军在方正活动,与谢文东、李华堂部联合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被推举为总指挥。
3月9日 率反日联合军攻袭方正县城。
3月下旬 在宾县老黑顶子主持召开义勇军、山林队首领会议,成立反日联合军路北指挥部,路南指挥部,延方指挥部。
3月25日 发布《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司令部,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布告》。
4月—6月 率部东进牡丹江沿岸开展游击活动。
4月7日 率部攻袭苇沙河。
4月20日左右 率部攻击苇沙河西部朱家营站。
4月24日 率反日联合军攻占下江地区咽喉要塞大罗勒密街。
4月16日 在珠河一面坡北方青龙山主持召开义勇军首领会议,部署联合作战方案及分工。
4月末 率反日联合军东征牡丹江沿岸。
5月5日 攻占延寿夹信子南十余里的半截街。
5月8日 率部突进新开道,逮捕当地汉奸,召集群众大会,处决汉奸。
5月15日 攻打延寿老五团局所。
5月17日 在崔金沟附近痛击延寿伪警察队。
5月23日 攻克日军重要据点楼山镇。
5月24日 在龙爪沟附近击溃日本近藤公司雇用的白俄森林铁路守备队。
5月27日 在亚布力主持召开义勇军首领会议,划分各负责区域。
5月28日、29日 连续与守护森林铁路的日本近藤公司雇用军白俄兵交战,敌损失惨重。
5月31日 攻占三道河子满天星据点。
6月2日 召集反日联合军各连指导员会议,布置工作任务。
6月6日 率反日联合军攻进日本侵略者掠夺森林资源重要据点三道通。
6月11日 率反日联合军在三道河子满天星与伪军激战,予敌以痛击。
6月中旬 在二道河子南部主持召开义勇军首领会议,研究部署作战计划。
6月20日 以第三军司令部的名义致信满省省委,报告延、方一带政治军事形势和反日联合军东征牡丹江情况。
7月 日伪军对珠河根据地进行疯狂“大讨伐”。
指挥第三军部队展开英勇反“讨伐”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军发出:“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的哀叹。
夏 以三军司令部名义致信第二、三团,作出了具体的战斗部署。
8月中旬 率第三军与“双龙”队共同摧毁了双城八区“集团部落”——康家炉中心大屯。
9月10日 参加中共珠河中心县委执委会议。
9月21日 签署《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收编通知书》,提出收编靠近第三军的大小反日部队,扩大反日部队力量。
10月 率部赴方正、依兰、勃利等地活动。
11月 在勃利青山里召开三军军部会议,决定北上汤原,开辟江北游击区,与李延禄所率第四军联合开展游击活动。
12月12日 与李延禄所率第四军联合部队攻取日伪军设在清河镇的重要据点二道河子,在江北卷起新的反日浪潮。
12月中旬 与李延禄所率第四军经通河到达汤原境内。
12下旬 在汤原太平川东沟格节河会见了汤原游击队领导人夏云杰。
研究把汤原游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等问题。
12月26日 率部解除驻亮子河金矿伪警备队和伪矿警队的武装。
12月28日 指挥部队在亮子河与佐藤少佐所率治安工作队激战,击毙日本特务曹长。
1936年—1940年 1936年1月26—28日(二十八岁) 参加在汤原召开的东北民众反日联军军政扩大会议,贯彻“八一宣言”精神。
北满各抗日武装三军、四军、汤原反日游击队(六军)、民众军(八军前身)、自卫军(九军前身)、“双龙”队(十军前身)、明山队(十一军前身)领导人参加会议,成立东北民众反日联军总司令部,被推举为总司令,同时成立东北民众反日联军临时政府。
2月1日 汤原反日游击队在赵尚志的帮助下正式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
2月间 部署在小兴安岭建立后方军事基地和开辟汤原抗日根据地。
4月 在伊春河谷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兼任校长。
签署发表《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主持制定《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各种纪律详则草案》,亲自主持制定《军事教育纲领》。
春 率第三军主力向通河、木兰、东兴等地远征,摧毁敌人许多据点,扩大了队伍。
4月13日 率远征部队攻克日伪军重要军事据点,舒乐镇,打响西征第一仗。
4月19日 率远征部队袭击了松花江岸边敌据点竹廉镇。
5月4日 写《给三军四师师长郝贵林、政治部主任金策的信》。
5月上旬 率远征部队在通河县“洼大张”与敌激战,歼灭日伪军100多人。
5月中旬 率远征部队经通河进至木兰县境。
5月13日 袭击木兰县太平河屯“集团部落”破坏附近的通讯线路和桥梁。
5月20日左右 袭击东兴西河镇伪警察与自卫团武装。
6月1日 联合义勇军袭击了大河沿伪警察署。
6月9日 收缴木兰县城北钱家店伪自卫团武装。
6月12日 攻袭木兰县太平桥“集团部落”,解除自卫团武装。
夏 将第三军所属四个团改编为四个师建制。
7月 领导创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司令部电信学校。
7月13日 率队摧毁木兰镇伪警察署。
7月30日 指挥远征部队在木兰县三千吊屯与日军涩谷部队小谷队交战。
8月 以三军司令部名义发出《给三军六师政治部主任及全体同志指示信》。
对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作出指示。
8月1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任军长。
签署《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抗日联军第三军通告》。
8月2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部主任赵一曼壮烈牺牲,时年31岁。
8月上旬 率队在木兰县广利屯与日伪军交战。
8月13日 致信三军四师师长郝贵林、政治部主任金策。
8月14日—17日 率远征部队西向巴彦 前进,在张家岗与日军涩谷部队桑原队激战,击毙伪滨江省警务厅长常盘嘉三郎。
8月中旬左右 率队袭击驻守在木兰县石河村的日伪军,消灭驻所内守敌。
夏末 继已组建的四个师后,又相继成立了第五、六、七、八师。
9月17日 写《给第三军第三师师长李熙山同志的信》,作斗争部署。
9月18日 召集“珠河、汤原中心县委,三、六军党委联席会议”。
批评“王康指示信”为产生右倾错误主要根源。
成立北满临时省委,当选为省委执行主席。
会上作了《日本在东北的法西斯统治与北满反日运动的新形势及吾党新策略之运用》的主报告及《三军西征的经验》的副报告。
9月18日 巴黎《救国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东北抗日义勇军之发展与现状》称东三省老百姓认定赵尚志是个真正抗日的民族英雄。
9月下旬 根据珠汤联席会议精神,结合敌人秋冬季“大讨伐”即将到来,部署反对敌人秋冬季“大讨伐”斗争,以抗联三军司令部名义发表《为反对秋冬委“讨伐”告一切反日部队及全体战士书》。
9月24日 以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名义发布通令,宣布组建联军总部驻依东办事处。
10月初 为保证第三军主力部队西征胜利,派遣三军一师为远征先遣队奔铁力。
冬初 到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视察工作。
11月末 率三军骑兵部队远征黑嫩平原。
12月间 率部抵达铁力,与远征先遣队会合。
12月末 为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主持制定《官兵等级制(草案)》(军衔制)。
1937年3月7日(二十九岁) 在通北冰趟子地方与日伪军展开激烈战争战斗,取得重大胜利。
2月间 率远征部队从铁力经庆城绥棱向海伦、通北远征。
2月28日 在海伦东北赵家堡子附近与驻海伦日伪军警交战。
2月29日 在海伦哈拉巴山与日军田岛部队镰贺大尉所率部队交战。
3月27日 指挥部队在龙门伏击日军“讨伐”队,击毙日军竹内部队町田少佐。
4月下旬 由逊河返回汤原根据地,这次远征纵横数千里,大小百余战,开辟新的游击区域,取得辉煌战果。
5月30日 以抗联三军司令部名义发表《为反对秋冬季‘讨伐’告一切反日部队及全体战士书》。
6月28日 参加北满临时省委执委扩大会议。
7月-11月 3次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写信,汇报工作,请示解决相关问题。
7月-12月 为配合全国抗战,积极领导抗日游击战争。
7月28日 写《给详兄的信》,介绍交通员情况。
8月 著《东北义勇军与其战略》一文,综合归纳游击队战略战术。
8月20-24日 率部从桦川县火龙沟向依兰县境转移途中,主持召集了北满抗日联军军政联席会议。
决定为配合全国抗战,在“九一八”国耻日组织下江爱国群众举行抗日反满暴动。
9月18日 以抗日联军总司令名义发表通告,号召各界同胞迅速行动起来,救国光复东北,赢求民族解放和国土完整。
10月 抗联三军第十师建立,抗联三军共十个师,6000余人,纵横驰骋北满40余县。
10月间 为冲破日伪军“重点讨伐”,决定北满抗联各部大部实行远征。
10月16日 写《致抗联六军司令部信》分析布置反“讨伐”斗争。
11月14日 写《给抗联三军九师政治部主任雷炎的信》进行远征计划部署。
11月26日 致信苏联远东军司令部布留哈尔元帅及联共(布)军党委会,争取苏联援动。
12月1日 发出《关于整顿饬军纪给各师负责同志的信》,要求进一步整饬军队纪律,以巩固发展部队。
12月末 为寻求与中共中央联系,苏联军事援助,北满临时省委召开会议决定派其为代表赴苏联。
1938年1月(三十岁) 过界赴苏,被苏联远东军羁押。
在狱中写成《关于“抗日反满”问题的意见》一文。
2月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接见美国合众社记者王公达先生时发表谈话:“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 1939年4月(三十一岁) 北满临时省委二次会议认为,自珠汤联席会议以来,其犯有“左倾关门主义路线”错误,决定在党内撤销其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在军内撤销其抗日联军总司令及三军军长职务。
5月 苏方将其释放,并传达任命他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
6月27日 率百余名抗联人员组成的队伍由苏联返回东北抗日战场。
6月28日 指挥部队与敌打了回国第一仗——攻袭乌拉嘎金矿。
7-10月间 率部在北部地区几次袭击敌人,其中,成功袭击了两支日本测量队,缴获地图、测量器材及武器等。
夏末,深鉴北满抗日斗争失利局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图挽回局面,再振抗联军威。
致信北满党组织,要召集党军主要负责人紧急会议,以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名义发布一系列通令。
9月18日 写《给戴鸿宾同志的信》。
10月 为坚定抗联战士的抗日救国信心,亲自制定《忠实抗日救国到底宣誓文》。
10月10日 以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名义发出《致金策同志的信》,召集党军负责人紧急会议,解决东北整个问题。
12月 与北满省委代表冯仲云、吉东省委代表周保中在苏联伯力开会(第一次伯力会议),讨论吉东、北满党内争论问题, 总结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经验,决定与苏联边疆党委、远东军建立正式关系。
1940年1月(三十二岁) 张寿笺、冯仲云、金策听说赵尚志秘密杀害祁致中,召集北满省委第十次常委会,认为其有“反党行为”,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
1月13日 写《远东红旗军党委并转联共中央、中共中央信》。
1月20日 写《给苏联远东红旗军总司令考涅夫和远东边疆党委的信》,要求就有关问题给予指示。
1月22日 写《给敦斯基的信》,请求苏方帮助解决有关问题。
2月15日 发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告东北民众书》。
3月 第一次伯力会议结束,被调任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3月20日 在没有看到省委关于永远开除其党籍决议全文,不清楚开除原因的情况下,给北满省委写了一份《请求书》。
4月间 率部在宝清、密山一带进行活动。
5月29日 受吉东省委委托在宝清李烈士溪召开的第二路军总指挥部暨警卫队直属部队党员大会上做政治报告,并推举其为《东北红星壁报》“主笔”。
5月31日 写《给北满省委的意见书》,请求复查党籍问题。
6月2日 《东北红星壁报》第二期出版,刊登其所写的著名时评《纪念红色的五月》。
6月20日 通过冯仲云斡旋,李兆麟主持的北满省委对其申诉做出答复,只取消“永远”二字,仍然开除其党籍。
7月23日 以第二路军全权代表身份去苏联伯力执行任务。
10月初 由苏联过乌苏里江回国,抵达饶河县暴马顶子第二路军二支队密营。
10-11月 经认真回顾思索,以“向之”为笔名写成《向之关于东北抗日游击队过去与现在的略述》、 《向之关于布置和建立东北游击队的报告》两篇重要文献。
创作军歌《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
11月27日 写《对被开除党籍问题的申诉意见》。
12月 根据苏联远东边防军负责同志来电,赴苏参加第二次伯力会议。
1941年—1942年 1941年1月(三十三岁) 吉东党组织认为其在二路军工作期间有严重错误言论,决定撤销其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职务。
10月 率小部队由苏联返回东北。
10-12月 率小部队在鹤立、汤原北部活动。
1942年1月上旬 日满特务打入其小部队内部。
1月中旬 开会决定派人回苏联报告情况。
2月12日(三十四岁) 在袭击鹤立县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时,被混入队内的敌特打伤,被俘,8小时后英勇牺牲。
1947年珠河县农工代表大会决定将该县改名为尚志县。
(1982年6月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撤销1940年1月中共北满省委关于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恢复赵尚志党籍,推倒强加给赵尚志同志的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
)。
赵尚志的生平简介
赵尚志的生平简介 赵尚志我国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东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赵尚志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 抗日战争 ,1942年2月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2009年,赵尚志被宣传部、组织部等11个部门共同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08年赵尚志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县的农民家庭,由于父亲是清末秀才,在家乡教私塾,因此赵尚志年幼就接受了良好的 教育 。
1917年因其父参与了打死官兵事件,全家外逃避难。
年仅11岁的赵尚志开始谋生,在店铺当学徒。
1925年赵尚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天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1926年赵尚志返回东北进行革命活动,组织了学生运动,在双城和长春进行党内工作。
之后赵尚志利用国共合作与国民党一同成立了国民党吉林省党部,不久后赵尚志的活动被日本特务发现,并被长春宪兵逮捕关入监狱。
赵尚志坚称自己是国民党,没有暴露共产党的身份,因此不久后被释放。
出狱后赵尚志又被派回东北工作,1931年赵尚志再次被捕,他坚贞不屈,严守党内秘密,在九一八事变后被营救出狱。
1932年赵尚志化名李育才开始培养抗日武装。
随后成立的巴彦游击队深入敌后,在赵尚志领导下开展游击战争,但在关东军攻击下这支武装队伍很快解散。
满洲错误的将责任归咎于赵尚志,开除其党籍。
1933年赵尚志带领七名同志在珠河领导帮助下建立了珠河反日游击队,赵尚志带领这支队伍在珠海抗敌,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5年,恢复了赵尚志的党籍。
之后赵尚志带领部队在半年时间里参加了百余次战斗,战功不朽。
甚至在1939年,日伪军悬赏重金通缉赵尚志。
1940年,北满再次把赵尚志开除党籍。
1942年,赵尚志被日本特务抓捕,赵尚志坚强不屈,英勇就义,牺牲时只有34岁。
40年后,直到1982年,中共中央 指示 对赵尚志当年遭受处分一事进行认真复查,同年6月,中央恢复了赵尚志同志的党籍和他的名誉。
赵尚志简介一生中,他光明磊落,敢为国捐躯的爱国战士。
赵尚志的故事40字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
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
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
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
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赵尚志的简介及故事?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建立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 *** 员之一。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建立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 *** 员之一。
1925年夏加入中国 *** ,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 *** 满洲、军委书记。
之后,赵尚志领导建立 *** 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赵尚志与李兆麟等建立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2009年,赵尚志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智救战友 赵尚志被开除党籍后的一段时间,想方设法寻找领导同志。
这时,一位刚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为寻找组织,在《国际协报》上登了一条启事,以寻人为由,约金伯阳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一毛钱饭店”见面。
赵尚志看到这条启事后,破译出其中的暗语,也如期来到“一毛钱饭店”寻找党组织,他见到了金伯阳和高庆有。
见面不久,几个日本特务闯了进来。
原来报上登载的启事被日本特务看出了破绽。
情急中,赵尚志装作乞丐向金伯阳讨饭要钱,以掩护他们逃离,但是3人还是被狡猾的日本特务逮捕。
日本特务把他们押上汽车后,驶往宪兵队。
途中,当小汽车开到一拐弯处时,赵尚志乘日本特务不备、车速减慢之机,跳车逃走。
谁知刚跑出几步,就被敌人抓回,拽上汽车。
审问时,赵尚志一口咬定自己是要饭的,不认识那两个人。
日本特务见赵尚志衣衫褴褛,模样寒酸,在反复审问几次仍没得到任何证据和口供的情况下,把他当作小偷,殴打一顿释放了。
赵尚志不顾生命危险立即前往高庆有家中报信,示意其家人做好应急准备,以防日本特务到家中搜查。
然后他又快速赶到金伯阳家,将藏在他家的电台转移。
两天后,金伯阳、高庆有皆因日本特务未能抓住证据而被释放。
机智脱困 1933年3月,为了能够继续抗日,赵尚志只身从哈尔滨市来到宾县投奔义勇军孙朝阳的队伍。
当时,他身无分文,也没有一条枪。
义勇军的人看他个子矮小,身体单薄,不想收留他。
赵尚志并不灰心,他说:“别看我个矮,可啥都能干,当兵打仗、挑水做饭,样样都行!”在赵尚志的软磨硬泡下,义勇军勉强同意收下他当马夫。
一次战斗中,孙朝阳的部队被日军围困在宾县东山,处境十分危险。
在这危急时刻,赵尚志说:“像现在这样一步一步退却,不是等死吗?眼下,必须以攻为守,最好是奇袭宾县县城。
胜了,可以削弱日军,获得战利品,补充自己;
不胜,也可以牵动日军,乘隙转移,跳出包围圈。
”一番话,听得孙朝阳直点头。
于是,他让赵尚志率队攻城。
战斗中,赵尚志带领大家猛打猛冲,终于攻克县城。
孙朝阳的大部队趁日军回救县城之机,冲出重围,化险为夷。
事后,孙朝阳十分高兴,委任赵尚志为参谋长。
无暇婚嫁 1933年,赵尚志25岁,按当地习俗,早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他却顾不上个人的终身大事。
他父母抱孙心切,便隔三差五地催他找个物件,可赵尚志就是不同意。
李敏老人说,有一次,母亲又催促赵尚志。
逼急了,赵尚志索性对母亲说:“我已经订婚了。
”母亲不相信,非让他把物件领回家看看不可。
没想到,没过几天,赵尚志就往家里领回一群女青年。
进门之后,这群女青年围着赵尚志的母亲,左一个大妈,右一个大娘地叫个不停,并伺机开导老人:“您老有这么个好儿子,还怕他找不到物件?”一时间,弄得老人家无言以对,往后就再也不催赵尚志找物件了。
赵尚志也渴望幸福的生活,但他为了革命事业,把爱深深埋在心底。
他曾对战友说:“不驱逐日寇就不成家!” 。